2.译者序(2)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恰恰是开始。无论能否解开这个谜,意义其实并不在谜底本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好比一场旅行,无论我们要去哪里,那里是否繁花似锦,芳草青青,我们总是要先与故乡告别的,要与所留恋的一切告别。不过死亡是永别,这是令人非常悲伤的。悲伤的并不是我们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而是爱的失去。

死亡追根究底还是要让我们懂得“爱”——这一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弥足珍贵。但是,爱像把双刃剑,让人的心灵升华,也让人贪恋人世,不忍与爱人分离。所以,是爱让人惧怕死亡。那么,我们又重新陷入了哲学的困境,既然爱让人贪恋人世,不得开悟;人死之后,又一切灰飞烟灭。那么,爱在人生中是否还有意义?

书中介绍的一本儿童读物《奶奶的饼干罐》让我找到了解答。

《奶奶的饼干罐》讲的是一位印第安老奶奶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罐子。她的小孙女开始很害怕这个罐子。每天晚上,奶奶都从罐子里取出一块饼干给小女孩,然后再给她讲一个印第安人的故事。小女孩不再害怕了,在她的脑海里充满了印第安人的辉煌和自豪。后来,奶奶去世了。爷爷把这个头骨罐子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她,这个罐子是满满的,里面不是饼干,而是奶奶的爱。有一天,她也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要往罐子里装满饼干,当她将奶奶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奶奶的生命和灵魂就会与她在一起。

译到此处,我流泪了。人总是对世间有或多或少的失望,皆因追名逐利,舍本逐末,临终才能看清真相,体会真情,好似过了被欺哄的一生。终于明白唯有思想和爱才是生命。躯体总有腐朽的一天,爱和思想的传承才是对生者和逝者最大的慰藉,哪怕那只是一个小小的饼干罐。爱的安慰其实很简单。

原著是一本美国死亡教育的教材,在中译本中,我们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对原著内容进行了一些删节,例如每个章节的概要和小结,一些学术研究成果的罗列和陈述,用以描述死亡率、平均寿命、死因、死亡发生地点等研究结果的数据和图表,以及重复性描述美国“9.11”事件发生过程的篇幅等。

《六祖法宝坛经》有言:“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经过现代人的修改,亦常作“此云到彼岸”。读到此处,我心潮澎湃,这不正应了原著封面上那只从此岸开往彼岸的小船吗?这副宁静的图片已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领悟以及赋予此书的意义。我不禁感慨古往今来,无论时空的差异有多大,原来人类对自己的归宿的认知竟是殊途同归、不谋而合的。一千多年前六祖大师的释经正是对今天我们这本书最好的诠释。

至此,译者才算感到发自心底的释然,因为我不仅完成了语言传达者的使命,更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为东西方文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人类对自己的归宿最终会达成共识,或许我们可以从共识中领悟到死亡并非一堵墙,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我们衷心希望读者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生命中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更加珍惜现时的生活。这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意义所在。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改译竣。于北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