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破解首富商业密码(9)

在商业空间相对狭小的过去,他们找到的“活路”不外乎以下几类:第一,摆小摊、干个体;第二,承包经营乡镇企业;第三,倒卖紧俏商品;第四,炒股、炒国库券;第五,做包工头,承揽建筑工程;第六,办工厂,其中多是家庭作坊,但也有一些初具雏形的工厂;第七,拉来投资基金,开公司,相当多一部分是高新企业。说来奇怪,很多人掘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与后来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刘氏兄弟属于开工厂起家的典型,但他们最初并未做猪饲料,创业经历也非常具有戏剧性。刘永行一开始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困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无线电的地摊挣钱,短短几天时间,竟然赚了300元。这笔钱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令全家大为震惊。于是,兄弟4个凑到一起,决定合办一家电子工厂。他们首先生产了一款“新异”音箱,因为做工精致、音效出众,市面上很快有人提出希望购买这款产品。他们喜出望外,准备进军电子制造行业,大干一场。但公社书记知道此事后,认为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阻止了他们的行动。

创业的火种熄灭了两年,1982年再次被点燃。一次家庭会议上,兄弟4人决定辞职干个体。这一次他们看中了市场广阔的农村,准备搞养殖。4人变卖手表、自行车,筹集到1000元人民币,办了一家养殖场,起名为育新良种场。3个月后,他们从养鸡生意中赚到一笔小钱,共720元。但养殖场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不久,他们第三次创业,开始养鹌鹑,最终从鹌鹑蛋中掘得第一桶金。1986年,他们用这笔钱做启动资金,正式转向饲料行业,希望集团由此诞生。

刘氏兄弟的创业际遇颇具代表意义。20世纪80年代,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个体户们亦步亦趋、瞻前顾后,不敢有大的动作。加上资金有限,大多数人只能靠摆地摊、开小作坊起步。随着政策调整,他们也不断调整方向,利用一点点积累的资金,试探性地转换行业,因此存在多次创业经历。

历年十大富豪中,周成建、刘汉元、张茵、彭小峰等都属此列。此外,大批温州富豪也是这条起家路数。比如,南存辉曾摆了3年修鞋摊,后来与几个朋友合伙在柳市开了一个电器柜台,最终与胡成中创办“求精开关厂”,生产开关起步。胡成中是小裁缝出身,创办开关厂之前跑供销,第一次外出即做成了价值800多元的生意,赚到500元,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温州民营经济的标杆人物郑元忠开电器作坊起家,成为名噪一时的“电器大王”,后来改行做服装生意。

乡镇企业路径

鲁冠球的发家史代表了另一种路径,与刘永好等人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他的第一次创业也是被逼无奈,且早早夭折。3年学徒期满后,鲁冠球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回家务农,二是做一名小手工业者。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他用筹集到的3000元钱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在村里偷偷办了一个米面加工厂。由于当时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没开几个月就被迫关闭,他欠了一大笔债。

第一次失败让鲁冠球沉寂了很长时间。直到1969年,公社领导邀请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他才开始第二次创业。从严格意义上讲,鲁冠球只是社队企业的管理者,但他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在他的经营下,修配厂依靠作坊式生产,生产了大批对路产品,从而完成了原始积累。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私人经营是一项极其冒险的行为。鲁冠球与刘永好兄弟等在创业初期都因触犯“禁地”而失败,郑元忠还因此坐牢186天。所不同的是,鲁冠球此后进入乡镇企业当厂长,暂时摆脱政策束缚;刘永好、郑元忠则历经多次失败,等政策明朗化后才抬起头来。

面对体制障碍的阻隔,鲁冠球选择进入体制内施展经营才能,而从体制中撤出的刘氏兄弟已无退路,只能在市场中打拼。日后,他们为各自的选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刘氏在创业初期经历磨难,而鲁冠球为明晰企业产权颇费了一番周折。

鲁冠球的身后,徐文荣、李经纬、褚时健、何伯权,以及后来的李东生、柳传志、张瑞敏、仰融等,都是作为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企业挂靠在国家名下,在事业早期享有种种方便,后期则面临棘手的产权难题。除鲁冠球外,真正携企业走出产权困境,全身而退者,少之又少。

宗庆后属于那种在校办企业混迹多年,最终又下海创业的发家者。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在杭州走街串巷推销冰棍时,偶然发现儿童营养液的商机,遂带领两位退休教师开始创业。第二年,他们研制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投向市场,3年后净赚7000万元人民币,由此完成原始积累。

5、跨越贫富的转折点

在创业过程中,一部分人逐渐不满足于刀耕火种的积累,他们或者是头脑精明、小有关系的草根,或者是理念先进、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在激荡市场的鼓舞下,运用各自擅长的手段起家。所谓风云际会、因果牵连,在这一瞬间,日后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