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爷”凶猛
第四种起家方式有些特殊,倒卖商品,用过去的话又叫做“投机倒把”,属于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日后人们强烈指责的原罪问题,大多与此有关。把“倒卖”做到极致的是落马富豪牟其中,他最成功的手笔是“罐头换飞机”。这笔交易不仅让他一举成名,还赚了“8000万到1亿元”,可谓名利双收。海南昔日首富张兴民也是个中高手。张兴民很注意搜集商业信息。1992年,他得知俄罗斯紧缺白糖,而海南恰好白糖积压,急需销路。他于是成立了一家公司,把海南的白糖销售到俄罗斯去。仅此一宗生意,就赢利2亿多元。张兴民从此在海南树立了威信。张兴民的公开报道极少,这段经历摘自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快速领悟销售之道:销售新人十大军规》一书。
商品交换是最基本的商业活动。根据供求信息,进行商品运输和交易,赚取差价,本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意形式。但计划经济时期,一切依计划行事,市场行为若有“走资”之嫌,即为社会所不容。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处于“价格双轨制”体制内外实行两种价格,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内部价格,从而催生大批“倒爷”,把体制内的产品倒腾到市场上出售,赚取差价。1985年,在“倒爷”折腾下,经济秩序急速紊乱。长春的君子兰被炒到60万元一株,海南走私倒卖汽车上万辆之多,福建农村还出现了震惊一时的假药案。末期,一大批利用政策空隙浑水摸鱼的“倒爷”横行其道,严重干扰了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倒卖行为变得臭名昭著。
除牟其中、张兴民外,华晨老总仰融也曾有过倒卖经历。如果细加追究,三届中国首富黄光裕和北京昔日首富李晓华也曾做过一些贩卖生意。不过,和牟其中等人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黄光裕初下海时,随兄长把广州的衣服运到内蒙古卖,攒了4000元,作为在北京立足的本钱。后来在贩卖电器的过程中,他敏锐捕捉到家电零售市场的巨大空白,创建国美电器。随着国美销售网络的蔓延,黄光裕个人财富飞速增长。李晓华最初在机关食堂洗碗,一年夏天到广州进了一批冷饮机,运到北戴河制作出售冷饮,净赚十几万元,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利用这笔资金,他东渡日本,靠销售“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居然挣出上亿元身家。
四两拨千斤
仰融并没有在“倒爷”队伍中干多久,他真正的舞台在资本市场,而他的起家方式也颇具想象力,大有“空手套白狼”的意味。1989年秋,仰融携带400万元借款到上海炒股。当时,上海证券市场风生水起,股民“杨百万”倒卖国库券成为沪上首富。仰融日夜与杨百万等人厮混在一起,赚了一些钱,这成为他北上沈阳,入股金杯汽车厂的资本。后来正是汽车和资本“两条腿”,支撑起仰融的财富神话。
仰融天马行空的赚钱方式,或许只有另一个资本大佬唐万新可以相比。1986年,唐万新做起乌鲁木齐最早的彩扩生意。他买不起彩扩设备,只在街头开了一个小门面,把接来的彩卷托运到广州朋友的彩扩社,冲印后寄回。就这样,在两个市场里无风险套利,唐万新很快赚到60万元,这成为他日后进入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本钱。
仰融与唐万新是“不安分分子”的典型。他们深谙市场真谛,拥有“点石成金”的商业手段。他们的起步看似轻巧,“四两拨千斤”,却蕴含着深邃的商业智慧。可惜的是,这两位聪明者没有聪明地利用各自的智慧,在事业成功之后急速坠落,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谈。
科技与资本
除了上述几种起家方式外,还有两类主流的创业模式。
第一类是知识分子下海,创办高科技公司,乃科技致富。知识分子下海前多一穷二白,缺乏启动资金,根据资金来源,可细分为两类:一是靠销售产品,原始积累滚动起家,如任正非、宋朝弟、王传福等人;二是在投资者的支持下起步,如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等网络富豪,能源首富施正荣也在此列——他回国时携带着数目可观的启动资金。
同一条道路上两种不同的起步方式,实际上是时代差异的产物。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融资意识和手段的落后,第一代知识型富豪起步艰辛,他们把技术转化为产品,靠利润积累做大企业。与之有别,得益于知识背景以及对潮流大势的顺应,新一代知识分子洞察技术的市场价值,以股权置换投资,借助外力起家。两种方式只有适合与否,并无优劣之分。以技术占领市场,时间虽久,却可保全股权完整;以股权换资金,越过积累期,在短期内爆发,但缺点也很明显——创业者常常丧失了企业控制权,沦为资本的奴隶。这也是李锂等股市富豪昙花一现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一种发家模式是经营基建和房地产,属“建筑造富”。基建与房地产均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资金门槛较高,非一般人轻易可进。因前期积累不同,又分化成两种:一是包工头或搞装修出身,在建筑行业经营多年,人脉深厚、经验老到,如杨国强、朱孟依、严介和、张宏伟等。此外,富力地产掌门张力也属此类。从政府辞职出来后,张力靠装修和做工程赚了一些钱。广州楼市升温时,他与港商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趁旧城改造机会,低价拿到一些工厂地块,开发普通住宅而起家。
第二类是半路出家,多以资本掮客或拥有稀缺资源的人物居多,比如女富豪陈丽华、张兴民等人。1981年,陈丽华用修家具攒下的钱到香港投资房地产。通过特殊关系,她最先买下12栋别墅,随后高价卖出,几进几出,完成原始积累。此后房地产一直是富华国际的主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