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李安电影的7个特质(1)

1.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李安最早的三部作品——《推手》、《喜宴》与《饮食男女》——是全球化影响文化认同的明显例证,他往后的电影如《冰风暴》也提到,在后现代的全球与文化形式下,人们遭遇混合的认同问题(或失去认同)。李安的电影,补充了当前流行的比较文学与电影研究理论走向,也补足了这些理论对文化认同议题与全球化变迁的重视。全球化的概念,不只表现在对立物的融合与超越上,也表现在地理的在地性,与领域观念的再现上,包括民族主义、认同、叙事与民族性。全球化的意涵,必须从商品与经济交换、象征与文化交换的关系来思考——全球化研究,是一种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实践等关系,所做的持续反思。马尔坎·华特斯( Malcolm Waters,1995)认为全球化的动力,来自象征的交换,亦即电视、广告、电影、小说、音乐、快餐。这些文化实体,在世界各地同时流通与再循环。这种理论典范的意涵,不仅引人注目,也提供沃土,给李安电影的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多半集中在现代或后现代的文化交换、影响与关系上。

李安早期三部曲 ——《推手》、《喜宴》与《饮食男女》——处理离散的身份认同议题,这些议题关注华人的离散,以及离散华人如何经历联结华人的沟通、商业、旅行与亲族网络。詹姆斯 ·克里佛德(James Clifford)的理论认为,离散身份认同,是透过文化的杂糅(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与混合)而形成的,因此“离散的主题是现代的、跨国的、跨文化的经验形成的特定观点”。他又说:“以起源与回归为轴心的离散,凌驾于维系离散社会形式所必需的特定在地互动(认同与决裂,既具建设性又具破坏性)之上。离散充满力量的吊诡之处,在于居于此处,却假定他处的连带与联结。但他处不必然是某个单一处所或排外的国家。” 克里佛德的模式,凸显出离散认同的流动性,不论是形成或根源。李安处理华人离散身份认同不断变迁的本质,以及中国与美国文化之间既冲突又融合的元素。

2.同性恋

李安是第一位(以《喜宴》一片)严肃并设身处地处理同性恋主题的台湾导演。其原因稍后将做进一步探讨,但简单的对照,则是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同志电影《春光乍泄》( 1997)反映之无归属感。香港是一座横跨东西的城市,混合了中国与英国的文化遗产,因而形成混乱的认同。这种认同危机,在 1984年时更加严峻,当时中英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宣布香港将回归中国,香港人普遍忧心 1997年后,香港将无法维持原先的生活方式。与此类似,李安所在的台湾,是处于自我认同危机过渡期的地区。王家卫也拍摄过武侠片《东邪西毒》(1994),他的电影《春光乍泄》与《花样年华》,使他成为世界影坛最具声望的香港电影导演。王家卫坦承,他让剧中人物到阿根廷逃避现实,是为了强调流亡这个主题。张建德( Stephen Teo)认为:“藉由让两名同志主角在遥远异乡漂泊流浪,王家卫点出了 1997年的社会政治影响。事实上,香港最感焦虑与最可能失去个人与公民权利的一群人,就是同志社群。”

虽然李安的同性恋题材,并无政治意涵,但我们似乎能相当合理地认定,李安与王家卫的电影,都源自于港台两地独特的政治情势招致的无归属感与缺乏认同。因此,同性恋是个共同譬喻,可以用来比拟多变的认同、安全感的缺乏、漫无目标的未知未来 ─后现代香港与台湾的缺乏认同,构成了迷惘、疏离、无个性与颓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