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爸爸,什么叫经济?(8)

创意型生产者

把孩子培养成为“精明的消费者”,每位家长应该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只要是平日注重对子女教育的家长,就不难找出几种方法来。如果有人问我,经过长年的教育和实践经

验,认为哪种方法最为有效,那么我会告诉他们是“生产者教育”,“生产者”可以说是“消费以外的所有一切”。

爸爸给孩子的“钱”,是经济活动的产物。现在家长的消费者教育,大都为“给孩子产生物(现金、财富)—不知晓过程(允许的前提下)—省着用”这种模式。而这种教育的局限性在于,孩子也许能理解为什么应该节省开销、珍惜资源,却很难管得住自己。如果孩子没能真正明白其目的,那么父母光是在口头上进行反复强调,又有什么用呢?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只能是明确告诉他们,何为生产与生产者的关系、何为合理且创意型的生产与选择、产品诞生的具体过程是什么等,并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

“这孩子太没有金钱概念了。还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花钱就跟流水似的。”“我都说破嘴皮子了也没什么用,有时我想是不是因为孩子看到了大人大手大脚消费才会这样,导致我现在都去折扣店或者类似的百货店购物,并尽量避免让他跟着,不过也没有什么显著

的效果,这可如何是好呢?”

每当这时,我就会推荐他们带孩子去逛“跳蚤市场”(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跳蚤市场是“消费者体验生产的最佳选择”。如果你在跳蚤市场中买卖东西,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暴露于商品、流通、价格、市场及营销等与生产和生产者等相关的因素中。

哪怕只是几个小时的短暂经历,也肯定会让孩子产生非同一般的感受。看似同样的钱,过去一味接受的家长的钱和站在跳蚤市场中自己挣来的钱,肯定是不同的。如果家长想改变孩子的经济活动表现,那么我建议他们在明确告诉孩子过程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改变

吧。我想,这应该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生产者教育基本上可以说是“ 创意型教育”。所谓创意型,就是指想别人所不想的,用全新的想法去思考和判断,并付诸行动。近年来,社会对于创意型经营和创意型人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