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爸爸,什么叫经济?(7)

正确的选择,首先必须是富有创意的。教导我们的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且自己付诸行动,也就是为孩子培养能够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经济教育就是教导我们的孩子掌握能够创意地解决眼前面临的有关人生问题的方法。

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经济教育,实际上是指导他们作出“合理的意识决定”。经济不像语文、英语、数学那样属于“学习”,而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生活教育”,一种“习惯的培养”。经济教育从娃娃抓起最有效,也是由此得出的。经常听人们说其他形式的教育是“鱼”,而经济教育是“捕鱼的方法”,甚至是身体力行“用实践体验捕鱼经验”,这也是因为生活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

所谓“合理的意识决定”,实际上是指忠实于经济原则的合理选择。

经济原则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成果,即丢了芝麻捡西瓜。忠实于经济原则,也就是说人们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慎重选择,免得以后后悔。富有创意而合理的意识决定具体体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这一现象可归纳为“精明的消费者——富有创意的生产者”。

精明的消费者

精明的消费者往往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更懂得这种需求绝非唾手可得。他们深知,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什么才是最佳的选择。

大多数爸爸都会教导孩子“花钱省着点儿”,一旦孩子稍微花钱不节制,他们就会唠叨起来,如“让你刨开地球试试,看会不会挖出十个铜板来”之类,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孩子要比以前更加节省,并把这视为教育的成功。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教育就是错误的。只是想强调,如今的爸爸们,是不是也应该升级为可以教导孩子“钱应该花在正道上”的水平了呢?即相比“物理性的节约”,更应把焦点凝聚在“合理的选择”上。这不仅包括如何理解需求本身,而且还表示,仅仅一味地追求控制,绝非是明智之举。真正聪明的小消费者,应该能够理解由于资源的匮乏所导致的人们不能拥有自己所渴望的一切这个道理,因此,每个选择都必须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好让自己不会在将来后悔当初的选择。也有一些父母对此表示怀疑:“这可能吗?”这,果真可能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