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愚公故事(一)

(摘自《坂城 愚公画山》)

1967年,当南特皈依上帝的时候,他已经36岁了。

兰纳德·南特,一个美国农民的儿子、中途辍学的逃课生、穷困潦倒的退伍老兵和终身未娶的单身汉……这些,让他在上帝面前,平凡得一无是处。但在南特心里,上帝的启示却并不平凡——他坚信:上帝就是爱!

为了宣扬这句话,南特苦苦躬行了近50年。

故事始于1969年,南特家乡镇子上的一场热气球表演。

在众人之中凝望着缓缓升空的气球,南特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我要做个世界上最大的热气球,并在上面写:“上帝就是爱”,然后带着它,放飞全国各处……

说干就干,仅靠政府救济,亦没有帮手的南特,找到全国最大的热气球制造厂,一问价钱才发现,凭自己的积蓄,想买热气球就像“要拿700元买辆崭新的卡迪拉克”。

南特只好转而购入大量气球加工的边角料,带回家中,亲手缝制。连缝纫机都不会用的他,却执著地相信:这需要的只是时间……

一晃15年,等待他的,却是毁灭性的失败。

1984年的夏天,南特开着他的老雪佛兰卡车,驶过加州东南部的荒漠。经过Slab City(板城)时,他在路边的开阔处停下来,拖出气球,进行第一次试飞。谁想这个寄托着全部梦想庞然大物,竟在撑开后不争气地爆裂为一地碎片。热气球的材料在十几年的缝制中渐渐腐烂,不辨眉目的残骸中,能依稀认出的,唯独那句:“上帝就是爱”。

我们很难揣测放飞失败那天,53岁的南特,孤独地坐在炙热的土山上,看着15年的心血化为一地碎片时的心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沮丧太久:他奔回卡车,一阵搜寻,却只找出几块零钱和半袋水泥。

他试图给气球留个纪念——奇迹就从这半袋水泥开始。

南特从附近的镇上打来水,从垃圾堆里捡出半罐油漆,依着山脚,敷上水泥,涂上油漆……从公路上远远看去,像座小小纪念碑。他发现:气球虽毁了,但他可以让荒山说出同一句话:“上帝就是爱”!

他留了下来:睡在破卡车的车厢里,把全部的救济金用来添置工具、油漆、水泥,有时他身无分文,只好去镇上讨饭。一晃十余年,没有人理解、支持他。即便今天,当我们初读南特的故事时,也会暗自生嗟:“天啊,他是不是疯了?”

而南特撑了下来,忍受着孤独、贫穷、误解、阻挠、挫折,他用整整26年的时间,洒尽20万升油漆,让一座高十几米、长逾百米的荒山,变成了加州,甚至美国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救赎之山(SALVATION MOUNTAIN)。”

如今,在谷歌上输入“救赎之山”,有近百万条搜索结果;南特的身影不仅见诸互联网、报端,还进过奥斯卡提名的电影。这个“当代愚公”的故事感动了几乎所有美国人。他被誉为“全美最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上帝的建筑师”。有人为他捐款并成立了义工组成的基金会。他在孤独地挨过了大半生后,终于名扬四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