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刚成立几年时,有一次,王传福决定进入锂电池的生产领域,他带了200万人民币去日本采购设备,结果日方开口就是500万美元。而且日方还明确地告诉王传福说中国人是没办法做出锂电池的,劝他们还是打道回府吧。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王传福,也更加激励了他的斗志。王传福不信邪,凭什么日本人能做的,中国人就做不出来。王传福下了狠劲,决定自己研发。
他组织公司的科研人员和工人把大批的镍电池生产设备直接搬到锂电池生产线上,不能兼容的就地重新设计,暂时设计不出来的,就选用人工和夹具来做。在起初的实验阶段,他们碰到了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难,最终都在比亚迪人的执著下一一克服。有时生产线上需要裁剪一块很大的极片,却买不起日本的分切机,他们就用中国的裁纸刀配上一块长宽相等的挡板作为夹具来进行剪裁,以保证裁剪尺寸。后来,他们条件稍好一点时就用剪板机,再好一点就用自动的分切机。当时,一台日本进口的涂布机要将近2000万元人民币,而比亚迪则采取了自己研制的艰苦方式。比亚迪对其电池产品进行涂面,第一代产品要分两道工序涂完双面,第二代就可以同时涂两面,到了第三代时比亚迪已经可以控制涂刷的具体位置了。王传福可谓是一举多得,比亚迪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在王传福的管理理论里,并非自动化的流水线才至高无上。而他正是靠善于合理运用人力,以低廉的人力代价降低成本取胜,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成为“电池大王”。2000年,比亚迪的生产方式使锂电池的生产成本骤降。一块比亚迪锂电池的成本还不到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洋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2000年,摩托罗拉就把比亚迪纳入了自己的供应体系。
不仅如此,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工艺还让比亚迪具备了另外一些优势。首先是灵活性,当客户提出更换产品或增加订货量的时候,比亚迪可以自行调整生产线,基本无需依赖外援。比亚迪人自豪地说:“一套1000万块电池的生产设备我们三个月内就能做好,而一家日本企业从引进自动化设备到调试完毕,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就这样比亚迪在王传福的领航下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按照比亚迪特有的步伐向前迈步。
第一次来比亚迪参观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跨国厂商无不为比亚迪的生产方式感到震惊,他们担心的是比亚迪能否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一些不可知的变量。但现在,他们对这一点已经没有任何怀疑,而且他们发现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线不会出现全自动化生产线批量出错的毛病,避免发生几千万块电池大批量召回的事故。
正是靠着超凡的意识和胆略及这股韧劲和狂人般冒险的精神,比亚迪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比亚迪的锂电池已经占到全球60%的份额,做到了绝对垄断。2008年,比亚迪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企业,而比亚迪也由14年前创业时的250万元变成了如今300多亿元的巨额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