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疲倦型”宅男
前不久,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新书《幸福了吗》的首发式上表示:“我现在正大踏步地向宅男的方向发展,有时候我就是在家呆着,呆着的时候你离世界很近,离生命也很近。”他建议读者慢下来、扔掉一些东西、不以无聊看待“无聊”的事,还说要从新闻转型做读书节目。
白岩松的话水分几何?半真半假。他想宅,但未必宅得了。其实事业型男人到了一定程度,身心疲惫之时,都特别想宅。因为,人不是机器,有时需要停下来喘息和沉淀。一时挣快钱、大钱易,终生挣快钱、大钱难,其中不出岔子更难。这个岔子是什么?身体的,事业的。
先说身体的。某著名外企白领,成天加班,在北京挣得三套房子,结果却因为肝癌晚期,很快撒手人寰。赵本山说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钱没花了”。有命挣没命花,还不如早点回家宅着,保养身体。
再说事业的。男人临近四十,都会因为“天花板”效应,面临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打工的会发现职位到顶,不仅升职无望,而且时时面临被排挤出局或被解聘甚至公司倒闭的危险,想跳槽,一则难找到合适的岗位,二则薪酬未必比现在更高,想创业,又觉得缺乏一技之长,或者此前的人脉关系资源上的铺垫太少。越是敬业的打工者,到这个时候就越后悔,因为他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了公司,甚少为自己打算。而那些平时上班吊儿郎当、善于挖公司墙角的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新周刊》说中国是一个“急之国”,国人体会不到什么叫慢,不知道怎么才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幸亏有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无数高管下岗失业,一下子让很多平时忙得一塌糊涂的“酬”男不得不“宅”下来。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失业的高管,刚开始闲下来时,简直生不如死。因为他们除了工作,除了应酬,几乎没有别的爱好。他们甚至不知道白天连续在家里呆上十个小时,是什么感觉。于是,他们不得不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荡,或者每天拎着电脑,在咖啡馆泡上一天,找回上班的感觉。爱上打游戏,旅游,看小说,写诗,练书法,逛商场,甚至看韩国和美剧。曾经在大学时才有时间和心情体会的爱好,重新回来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蛰伏型宅男”与“内向型宅男”和“SOHU型宅男”的最大区别,是他们的“宅”是一种过渡状态,不是事业低潮期,就是事业的转型期。他们的宅,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曲线救国策略,顺便调整心态,调养身体,一旦新的时机来临,就再次出山。
男人不“宅”,永不懂爱
男人只有“宅”下来,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才有机会激发他的阿凡达。
以狩猎为天职的男人,为什么也喜欢“宅”?难道他们也像清朝入关后的八旗子弟一样,想过遛鸟斗鸡、不思进取的生活?
既是,也不是。
男人阶段性的“宅”,与全职太太和“家庭煮夫”不同。他的“宅”是一种休息,一种沉淀。只知道是应酬,不会“宅”的男人,终其一生不过是一只忙忙碌碌的“工蜂”,等到有一天忙不动时,才醒悟自己以前大部分时间是瞎忙,既没挣着大钱,又毁着身体,长期被冷落的老婆孩子还怨言一大堆。男人人到中年(40~50岁),事业要转型,观念要更新,人生要换一种活法,都必须经历一个“宅”的过程。如果说“忙”代表着儒家的入世,那么“宅”,就代着道家的出世,一个前进档,一个倒档。成功的人生绝不只是永远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有时候必须以退为进,有时候必须做一个起跳前的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