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们可能为买到一件上档次的饰物而美上好几天时,人家可是连日常使用的扇骨、扇面、扇坠,甚至随便揉揉的核桃都有无数的讲究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而那时候的八旗子弟们,可以用“子弟书”、“岔曲”、“八角鼓”、“票房”、“走局”等一大堆现在听来遥远无比的名词,勾勒出一幅几乎完美的、无论是参与性和成就感都远远强于现代的“历史版卡拉OK”。
清朝中期北京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让现在的小资和中产阶级最羡慕的。那些旗人大多家道殷实,衣食无忧,教育良好,想工作的话会有好的工作机会,不想工作也有国家不算寒酸的供养——连社会保障体系都谈不到,直接就是按月发放“钱粮”,就是货币形态或者实物形态的生活费,绝对不用早九晚五的奋斗。即使算不上上流社会的人,最起码也是有钱有闲的阶级。
他们讲究生活品质,像现在的小资们把对咖啡或鸡尾酒品质的追求当成一种品位的象征,当时的他们可以把茶叶的种类和口感细分到足够写一本厚厚的大书。小资们可能为买到一件上档次的饰物而美上好几天时,人家可是连日常使用的扇骨、扇面、扇坠,甚至随便揉揉的核桃都有无数的讲究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当小资们花大精力赞美偶尔得到的下午茶的片刻宁静时,人家可是一早儿就在茶馆里谈天说地,到了“饭点儿”,就呼朋引伴地满北京城寻找价格不菲的特色饭馆。
也许只有在休闲娱乐方式上,今天的小资还可以笑傲一下清代中叶的八旗子弟:看电影、电视、演唱会、演出,听CD、MP3,联网打游戏……似乎比当时的人只听听昆曲看看京剧更加丰富。但是如果说到参与性的自娱自乐,今天的人似乎只能说出一个“卡拉OK”。而那时候的八旗子弟们,可以用“子弟书”、“岔曲”、“八角鼓”、“票房”、“走局”等一大堆现在听来遥远无比的名词,勾勒出一幅几乎完美的、无论是参与性和成就感都远远强于现代的“历史版卡拉OK”。
那个时候他们玩的高雅音乐,叫子弟书;玩的通俗音乐,叫八角鼓;那时他们用的乐器,叫三弦,其作用和吉他几乎完全相类似。
和在卡拉OK时只能唱其他人的歌不同,八旗子弟在唱子弟书和八角鼓的时候,更乐于唱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有点像现在喜欢摇滚啊、金属啊什么的那些孩子,自己组建乐队并创作作品;但绝大多数上班族都只能跟风式地幻想一下。在当时,可是几乎每个旗人都有创作的能力和条件的。
虽然最晚到民国时期,子弟书的音乐已经完全失传,我们只能知道它有东调和西调两个流派。东调又称东韵,曲调类似高腔,宜于演唱沉雄阔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调又称西韵,其曲调类似昆腔,宜于表现婉转低回、缠绵悱恻的情绪。但通过对其他流传下来的鼓曲如八角鼓的研究可知,所有的北方曲艺,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大致的音乐结构,“因字行腔”是中国传统鼓曲音乐最大的特色。换言之,在合乎整体结构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唱词编排唱腔。
当然,这种音乐不会太细致,但是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却是极强,无论是自己操三弦伴奏还是请别人伴奏,都非常方便。粗糙一点的话可以光有个节奏,就像很多用吉他伴奏的人一样;而如果想细致的话,弹三弦的高手完全可以用三根弦儿完成无比繁复、富于感染力的伴奏,甚至模拟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