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4)

很多人都被现代专业分科洗了脑,他认为你要是文学专家,肯定会风花雪月,却不相信你对经济、政治能有深刻的观察。事实上,我们中文系的老师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做出成就,比如陈平原老师研究大学教育,他就先有一个文化视野,然后再深入进去挖掘材料,做出独特的学问。单纯教育专业出身的老师,太把专业知识当成技术反而会受到局限,其差别就在这儿。这种整体的视野犹如武侠小说里边说的内功,要先练内功,练好内功才能让外家拳脚挥洒自如。

我有一个同学现任哈佛基金会副总裁,他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基金会总裁还有几个部门主管,本科全是文学专业出身,就没有一个学金融、经济的,这些职位按理说应该是由学金融、管理出身的人执掌。他们的履历几乎清一色都是本科学文学,然后读硕士博士的时候,再跨专业研习金融、MBA,而且现在工作这么忙,还能抽出时间读伏尔泰、斯坦贝克的作品。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学金融管理的人在担任高级职位?原因很简单,金融管理专业训练出来的人现在都在当中层干部。而他们当年学文学的时候,老师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去培养他们。他们也不是像中学教学那样去分裂地学习,而是通过梳理文史哲经典的精神脉络去体悟人情物理,然后就能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了,如同古人所说,“人情练达即文章”。

实际上我们不用事事惟求功利,亦不用刻意去培养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底子打好,古代教育就是如此。老师没有培养学生去干什么,就是培养你读圣贤书,圣贤书读完了你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朝廷就派你去做官,朝廷从来没有考虑你能不能做这个官,没有质疑过你的能力,就认为你肯定能行。逻辑很简单,基础打得好,具体的操作就很容易。对大学而言,各个院系、专业当然也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起码文史哲的培养方向应该是这样,培养得要笼统一些,更加注重基础一些,要相信基础雄厚未必不利于一个人实用口径的扩大。

今天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北大要培养的理想人才应该是分层次的,因为北大不可能完全培养精英。在最底端应该培养普通的人才,有一半或者说三分之二的学生跟其他大学优秀的学生是一样的。他们属于合格的社会实用型人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有一技之长,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与生活问题。还有一部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应该就是真正的精英,他们拥有综合性的视野,超越个人生活需要与所学专业,在个人生活不成问题之后,能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当然,自身的专业就是帮助自己悟道的一条途径。最后一部分就是顶尖的精英,他们是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比如以前我们有王选这样顶尖的大师,有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样顶尖的科技突破,未来的规划中应该培养出匹配的顶尖精英。

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的著名演讲里一再重申泥土比天才更可贵,所以我们北大的教学要为培养这三种人才去设计一个有层次的平台,其底线是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至少是一个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当然要留出一些空间来,并且要创造对应的条件,为那些有可能成为特殊型、卓越型顶尖人才的学生提供沃土。

理论上,从中国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来讲,顶尖精英应该是能培养出的。除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还有什么原因阻碍了顶尖精英最终没有出现?毛泽东时代英才辈出,包括八十年代很多的杰出人才其实都是在毛时代受的教育,陈景润、王选就是典型。我们不禁发问,1978年以后培养的人才现在都在干什么?令我们汗颜的是,竟然说不出几个名字来。三十多年过去了,应该出顶尖精英了,可是没有出,应该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可是只有一堆尴尬的论著。

在技术层面上我们都超过了老师,因为八十年代大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好,古今中外的资料都可以接触,但是现在没能做出比肩前人的成就来,简单地发牢骚,骂国家不好、政府不好都无济于事。虽然我们很多物质条件都比前一代强,但是有一条绝对不如前辈们,就是我们现在没有闲工夫。钱理群、洪子诚那一代老师年轻的时候,精神上是一种贵族状态,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们现在就没条件提供这样一个有闲的精神空间。中文系刚出一本《筒子楼的故事》,很多老师回忆住在筒子楼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他们埋怨自己住得窄,天天都是锅碗瓢盆的事儿,但是那时候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大家会考虑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一点,我现在特别羡慕他们,他们曾经沃土啊。有了沃土,还愁不出天才吗?

原载《绿叶》2010年第7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