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奇伟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它本身就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它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于后世文学,不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神话影响到我国文学作品最早的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民间诗歌的一部最早结集。像禹、契、后稷这些神性英雄,都受到《诗经》作者们的热情歌颂。其中《玄鸟》和《生民》两篇,叙写契和后稷诞生的神异,看得出来是取材于神话的,两篇诗实际上也都成了契和后稷诞生神话最早的文学记录。《大东》里首次出现了织女和牵牛,虽然诗人是把它们作为两个星座在咏叹,但是牛郎织女神话的影子已经隐约可见了。

《诗经》以后的一部重要诗歌结集是《楚辞》。《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战国中年的屈原。经近人考证,屈原所作有《离骚》、《天问》、《招魂》、《九章》、《九歌》、《远游》等篇。在这些篇章里,屈原运用神话材料,上天下地驰骋其丰富的幻想,以抒写他对当时楚国腐败政治的忧愤,从而表达出他热忱的爱国主义倾向。其中尤以《天问》一篇,神话材料运用得最多,作者的忧愤也最为深广。《天问》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奇兀的问题,除神话外,还包括历史、传说乃至仙话。自然以神话的比重最大。它记述了女娲、羿、鲧、禹、简狄、后稷、舜、王亥、伊尹等人的神话,有些神话还是首见,成为原始的记录。如鲧神话中的“鸱龟曳衔”一事,“化为黄熊”一事,羿神话中的“射河伯、妻洛嫔”一事,“献蒸肉之膏后帝不若”一事等,都是。

在《诗经》之后,《楚辞》之前,还有一部受神话影响而写作的游记体的小说《穆天子传》,写周穆王西游见到西王母的故事,开了以神话素材为文学作品的先例。此书不少人以为是实录,其实只是运用神话材料又根据一些历史的影子随笔点染成功的一部小说,《四库全书》以之入小说家类是正确的。这部作品描写的虽然只是一个国君的巡游,并且重点放在和西王母的关系上,但是它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伟大旅行家所见的广阔天地,使人心胸开朗。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神话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战国时代文学作品取材于神话的,还有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前者描写神女瑶姬托梦于楚怀王,在梦中向楚怀王倾诉情爱;后者描写宋玉在作《高唐赋》之后,自己也梦见瑶姬,得睹瑶姬的容颜仪态之美和服饰之盛。据章炳麟《菿汉闲话》二十五说,宋玉之作《高唐赋》,实在是假借男女欢爱为辞,告诫襄王须要注意秦人觊觎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其说见解很独到见解。从《高唐赋》对巫山形势险要的描写看来,是有这个用意的。至于二赋所写的神女瑶姬,则原本于《山海经·中次七经》“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那一段记叙,可见确实取材于古神话,也发扬了古神话的精神。

到了汉代,受神话影响比较明显的,或者说,取材于神话较多的,要算是“赋”这种文体了。从形式上,当然也是继承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而来,但在内容上,却大多是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以夸耀宫室、苑囿、游猎、都邑之盛为主而供帝王们欣赏的,即使里面有一点讽谏的意味,也不过是所谓“讽一而劝百”,实际上起不了多少作用。所以汉赋里的神话材料运用,看起来虽然层出不穷,许多神话中的人名、地名、物名都用上去,可是考察它的实际,不过是为了点缀文章,使浮夸的文体更添上几分奇诡和艳丽,其实意义不大。就中张衡的《西京赋》描写了汉代的杂技歌舞,《东京赋》描写了大傩逐疫,出现了许多神仙和鬼怪,写得如火如荼,算是运用神话材料比较好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