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伪造的事实,捏造的数字(9)

“反统计”就是单纯按字面意义来理解数字,却较少地估计或无视与数字本身相关联的不确定性。“反统计”使得数字表现得似乎更加精确,并把原本表现得确实易于出错的计量行为粉饰得近乎确凿、真实。它是耍弄“数字的骗术”的一种隐蔽方式,它让数字表现得似乎更加值得信赖,但实际上却可能像导游所描述的65000038岁的恐龙一样愚蠢可笑、毫无意义。

每隔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就会例行公事地展开一场有关人口数量何时会达到标志性临界点的“反统计”活动。各国人口普查部门和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学家会经常估算每个国家的具体人口数。他们的估算结果看起来很精确,甚至能够预言诸如世界人口恰好达到60亿的时点,能告诉大家第60亿个地球人会在几小时内出生。这似乎意味着人口统计可以得出任何精确结果。可是,人口数量总是起伏不定地变化着,出生和死亡则在无规律地、不对称地发生着,且通常发生在离人口统计人员很远的地方,所以,人们根本不可能确切了解某一时刻的世界人口总数。尽管如此,1999年10月13日,在闪光灯下,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举起一个波黑男婴,恭喜他成为第60亿个活着的地球人。(联合国坚持说安南在萨拉热窝的出现只不过是一个偶然而已。那么,第60亿个活着的地球人真是足够幸运,他居然恰好在安南正好访问这个城市时出生。)

准确判断谁是第60亿个活着的地球人的办法根本不存在,因为计量行为当中的不确定性实在太显著了。你应该了解这一点,人们绝对不具备从几千个婴儿中找出那一个的能力,绝对无法判断某个婴儿到底是第60亿个、第5999998346个,还是第6000001954个。尽力施展“反统计”的伎俩,完全忽略人口数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跳出来宣称某个婴儿是第60亿个活着的地球人。然而,在每一个人口数量的标志性临界点即将到来时,全世界的官员和新闻界人士就会再次联合上演这一幕荒诞的童话剧。2006年,《芝加哥太阳时报》公开宣称,一个名叫亚历桑德拉·鲁伊兹的芝加哥女婴成了第3亿个活着的美国人。(他们很聪明地抢在其他媒体之前发布了这则消息,甚至在美国人口普查部门所估计的美国人口达到3亿的那个时刻之前1小时就作出了这个武断的结论。)而且,世界人口总数预计将在2012年初达到70亿,那时候联合国或许又会宣称某个幸运的婴儿是第70亿个活着的地球人,而完全无视事实——这不过是在撒谎。

“反统计”伎俩比“波将金数字”更能持久欺骗大众。“波将金数字”纯粹出于想象而且以欺诈为目的,而“反统计”的源头是真实、有意义、可信的计量行为,它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足够精确地弄清结果数字的性质。这确实是相当难以捉摸的问题,因此,“反统计”伎俩很难被识别出来,而且它们不会像“波将金数字”那样一经仔细研究就露出破绽。一旦某项“反统计”的结果被公众相信了,它的真相就很难被揭穿。比方说,人的体温为多少算正常?如果你生活在美国或其他极少还在使用陈旧的华氏度标准的国家,你的回答必然是98。6华氏度。如果你的家用医药箱里恰好有一支液态体温计,它上面必然会在98。6华氏度的位置上有一个独特的箭头符号。用它测试体温,当你发现水银液体的平面高于那个箭头符号时,你大概会断定自己发烧了。然而,你或许还不知道,98。6华氏度就是一个典型的“反统计”的结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