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15)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人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头归。

这首诗不唯记斗茶,还涉及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批评此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诗以赋笔载录一时之事,形容尽致,实别有令人可喜处。这首《斗茶歌》,历史上已有过很高的评价,如《诗林广记》引《艺苑雌黄》说:“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两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

8.《双井茶》(北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仕路之崎岖,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当然,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衰减。欧阳修爱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茶事诗文,除了多首咏茶诗作外,还为蔡襄《茶录》写了后序;在那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先声的两卷《归田录》里,也有数则谈到茶事的;并有专门论说煎茶用水的《大明水记》,都殊为难得。他特别推崇修水的双井茶,有《双井茶》诗,详尽述及了双井茶的品质特点和茶与人品的关系: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明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不改旧时香味色。

9.《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南宋?陆游)

这首《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说明陆游颇得巴蜀民间煎茶之道。在西陵峡口的三游洞,

陆游曾亲自取岩下山泉水煎茶细细品味,后人遂称此泉为“陆游泉”。唐宋时代的峡茶美名传天下,引得多少文人雅士幕名而来,留下茶文化千古风流佳话。

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破旗枪。

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

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

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诗中的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昔有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后用“梦蝶”为梦幻之意。“山石龙头鼎”典出唐代韩愈《石鼎联句诗》:“巧匠斫山骨”,“龙头缩菌蠢。”即指石制的鼎,鼎盖作龙头形,陆羽《茶经》称之为 “风炉”。岩电,谓目光明亮如岩下闪电,《世说新语?客止》:“晋王戎视日不眩,裴楷说 ‘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倦眼,眼睛疲劳,言饮茶解倦,倦眼既开,目光如电。殷枯肠,在空肠中发出春雷般的鸣声。饭囊酒瓮,即酒囊饭袋,喻无能之人。诗中描绘了作者碾茶、煎茶、饮茶、除倦一系列过程,凭借茶事直抒胸臆,谴责南宋朝廷起用“饭囊酒瓮”之流,无能之辈,而像“蒙山紫笋”茶那样品质优异者却弃置不用。在咏物中抒情,十分自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