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16)

10.《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明?徐渭)

徐渭,明朝人,字文长,号青藤、天池,山阴人。他在诗文、书法、戏曲、绘画上均有独特造诣,在徐渭晚年孤独一人,贫病交加。他一生嗜茶,无日不饮茶,与茶结成终身侣伴。他饮的茶多由友人馈赠供给,每得一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友人惠赠名贵虎丘茶,作者一边煎茶饮茶,一边吹着《梅花三弄》的笛曲,大有卢仝饮茶七碗、飘飘欲仙的感觉。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

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

细搅松风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

好将书上玉壶冰。

徐渭的茶诗中惠谢友人赠送香茗的诗颇多。

这是一首盛赞虎丘茶的好诗。虎丘茶产于苏州虎丘山,系明代江南名茶,“最为精绝,为天下冠”。诗人得到友人惠赠的虎丘茶后,极为珍惜,以青色竹箬包装。如此上等的精品,又怎么不急着品尝呢?于是,秉烛独饮,细啜品味。一把精致的宜兴紫砂茗壶,一典古韵“梅花三弄”,冲泡的茶汤澄明芬香,清如玉壶冰一般。此刻,诗人完全沉醉在茶香之中。这种茶醉的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有借助于这管横笛了。

11.《茶》(清 高鹗)

高鹗博学多才,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来叙述煎茶、分茶、尝茶以及茶的功用等,读之觉得诗味无穷。

瓦铫煮春雪,

淡香生活瓷。

晴窗分乳后,

寒夜客来时。

漱齿浓消酒,

浇胸清入诗。

樵青与孤鹤,

风味尔偏宜。

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诗中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至今仍为我国人民用茶敬客的佳句。“客来敬茶”的习俗,说明我国这一传统礼仪已深入人心。宾客临门,一杯香茗,既表示了对客人的尊敬,又表示了以茶会友,谈情叙谊的至诚心情。

12.《咏天华谷尖茶》(民国?赵朴初)

赵朴初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佛教人士、书法家、诗人、作家。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深情细味故乡茶,

莫道云踪不忆家。

品遍锡兰和宇治,

清芬独赏我天华。

全诗仅28字,却环环相扣:先写对故乡茶的“深情细味”,表达即使“云踪”四处也依然“忆家”的情感。继而笔锋一转,突兀而起:品遍了闻名世界的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的好茶,“清芬独赏我天华”,充满了对中华茶文化的自豪与深情。

茶 画

1.《斗茶图卷》(南宋 刘松年)

我们通常所说的斗茶,是我国古代以竞赛方式,评定茶叶质量优劣、沏茶技艺高下的一种方法,可谓是中国古代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古人用战斗的姿态,进行品茶比赛,与当今的名茶评比大致相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斗茶乃是人们运用审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和欣赏,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

在我国饮茶史上,斗茶最早出现于唐代中期。据无名氏《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风大盛,于是唐代开始的斗茶之风在宋代达到高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