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有博大的胸怀。它不为一己之利而纠结于心,不为他人之利而耿耿于怀。在别人面前,它永远是谦逊的,因为中国古人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中国人都十分谦逊。他们总认为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够,即使做出了一点成绩,也不自傲,而是更加谦虚、谨慎,找不是、寻不足。当然,有些人相反,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自以为了不起,自吹自擂,把荣誉当作自我欣赏的装饰品,并看不起他人,自我自大起来。谦逊的人,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在前进的路上取得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成功;不谦逊的人,结果只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愚人、狂人,绝不会笑到最后。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必须做到谦逊有礼,以此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且这种礼仪的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直到如今依然如此。
也许你会想,人之所以为人,总是会“恃己才能,于他高举”,尤其是读书人,往往会倨傲自矜,恃才傲物。该如何把这种谦逊的美德保持到底呢?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并不是孔子随口说说的,他就曾经称一个七岁的孩子可以做他的老师,将文人的谦逊发挥到了极致。
孔子一度带着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突然被一个孩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在路当中的碎石瓦片中玩,似乎忘了自己挡住了别人的去路。孔子走上前去对那个孩子说道:“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小孩子听了,却没有一丁点儿歉意,反而指着地上东西反问孔子:“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原来,孩子用路中间的碎瓦片摆了一座城,十分细致精巧。“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孩子毫不示弱地说道。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而且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
“我叫项橐,7岁!”孩子昂首挺胸地回答。
孔子听了,扭转过头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学生们听了深受启发,更为老师如此宽广的胸襟所折服。
古人告诫后人:“满招损,谦受益。”只有一个懂得谦虚实质的人,虚心求教于人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具有谦虚品德的人。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拥有这种品格,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杨时算得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