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外语学校——同文馆应运而生。恭亲王奏折中提到的威妥玛,时任英国驻华公使,另一个英国人包尔腾经威妥玛推荐,得以受中国之聘担任同文馆第一个洋教习。“止学言语文字,不准传教”,又另请汉人教习“暗为稽察”,显然是清廷对洋教习的一种防范。为了让洋教习既倾心传授洋文,又在思想防堵方面配合中方的意图,清廷于薪酬是毫不吝惜的,在官员们看来,这也是羁縻洋人的唯一办法。恭亲王的奏折中就说,对洋教习必须“厚其薪水以生其歆羡之心”,“须岁给银千两之外,方可令其专心课徒,俾无内顾之忧”。年薪一千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外国人聘用中国人教习中文,一年花费也不过96两银子而已。
“世界上的学校,没有同文馆待学生再优的了”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862年6月11日),同文馆在北京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中正式上课。同文馆刚创办时只有英文馆,学生10名,第二年又增设法文馆,归并了以前就有、形同虚设的俄文馆,招八旗学生各10名。
因为是新生事物,更由于在时代氛围中,与一个“洋”字扯上关系,简直等于叛祖,所以,同文馆开办遭遇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招生困难,尽管其门槛极低,几乎没有任何考试的环节,而且还对入馆者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
还是引用亲历者的叙述。生于1875年的著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先生是同文馆出身,他在《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说:“甚而至于人家很好的儿媳妇,因她家中弟弟入了同文馆,便一家瞧不起这个媳妇,而且因之便受了公婆之气。”“因为不容易招学生,所以订立的章程,对于学生有极优的待遇。初进馆,便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这三两银子在当时能派什么用场呢?比较一下就能明白了。八旗子弟入营当兵,每月公家给一担米之外,也就只有三两银子。
可是仍然没人愿来同文馆。“于是把每月膏火逐渐增加,初进馆每月三两,学一二年之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每月十二两银子,这个数字是很大的,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以上这种待遇,已经很优了,可是还有特别的。馆中的章程是三年一次大考,……考试最优者,可以保举为部司务,再三年如果考的再优,则可保举为主事。主事已经是六品官员,……从此就是国家的命官。一个未出学校门的学生,登时就变成国家的官员,请看这待学生还要多优?不但此,入馆学几年稍有根底后,驻各国的使臣,还可以奏调充当翻译官,待遇更优,且也有保举。”
齐如山回忆入馆后的生活,也是十分优裕,“驻馆的学生,除不管衣服外,其余都管,所谓煤油蜡烛,微如纸煤洋火等等,都由馆中供给。饮食最优,六个人一桌,共四大盘,六大碗,夏天一个大海(不明其义,或指一大碗汤?),还有荷叶粥果藕等等。冬天则无大海,而添一个火锅。盘碗中的菜不必说,单说这个火锅,共分三种,任凭学生点要,一是什锦锅,二是白肉锅,三是羊肉锅,所有各种羊肉片、鱼片、肝片、腰片及鸡蛋、冻豆腐等等,合着一切作料应有尽有,总之跟从前北平正阳楼一样,吃不够再添。这还不算,如果不愿吃,仍可随便要菜,不但此,倘有熟人来亦可留饭,也是随便要菜,不但吃饭一文钱不用花,连赏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