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中的不平凡(4)

3.它对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除了自己的业务有所成就和对行业有所贡献以外,一家与众不同的企业应该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虽达到不能“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但期望它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也是衡量的重要条件之一。IBM这家公司的影响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IT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自身的成就,它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商业和社会发展,都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家源于美国的企业,它早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都在美国本土,通过它的产品对当代美国国家军事和政府管理提供帮助。早在1890年的人口普查中,美国人口普查局就使用了IBM早期重要人物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 Hollerith)发明的穿孔制表机,从而将原本需要近10年的工作量缩减到两年半完成,并且节省了500万美元的成本。在美国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推行《社会保险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产生了巨大的信息处理需求,IBM的产品由此大量进入政府各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IBM把公司所有设备为政府服务,除了生产自己的传统产品之外,还大量生产枪支、瞄准仪和发动机部件等军用设施,创始人老沃森为生产军用产品象征性地收取1%的利润,还用这1%的利润建立了一个基金,援助IBM牺牲人员的家属。此外,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能将一台打字机上的文件通过短波发送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台机器上并打印出来的无线电产品Radiotype,还是在战后IBM为美国海军制造的海军军用品研究计算机,以及为美国空军生产的半自动防空警戒地面指挥系统计算机,都具有强大和先进的功能,并在军方得到广泛而长久的应用。

IBM也热衷于参与美国的太空计划。从1944年IBM就开始赞助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研制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用来计算弹道的表格。在20世纪50和60年代,IBM在美国第二个载人航天计划——“双子计划”(Gemini Project)中提供多项支持。当然最为人称道的是在1969年7月,IBM参与了第一次人类登月的创举,整个发射和登陆的大量计算都由5台IBM S/360所提供和管控。从70年代开始,IBM也参与了“太空穿梭机”(Space Shuttle)的计划,为其提供了专用的计算机和程序。1993年,IBM的笔记本计算机ThinkPad成为第一个商用计算机“坐”上穿梭机,提供各项的服务。到目前为止,ThinkPad已经为超过30次穿梭机任务效力,其中最多一次一共有超过20部ThinkPad在穿梭机内工作。而在1997年,一部改装的RISC System/6000成为第一次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探路者”的重要装备之一,负责超过100样“粗活”,像“打开降落伞”、“气囊充气”和“发动降落用的反向火箭”等。

回到地球,它对当代科学研究的支持从创始人老沃森开始就非常重视,其后的历任领导也都不遗余力支持。早在1928年时,当计算机还没出现、人们还停留在解决基本数学运算的时候,老沃森就支持哥伦比亚大学一个教授的要求,给他们设计并捐赠了一套大量改试卷的机器;还有前面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哈佛大学教授生产ASCC并于1944年赠送给哈佛大学,这仅是两个早期的例子。1945年,IBM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沃森运算科学实验室。此后几十年,IBM与美国和海外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大学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关系研发各种创新技术,如超级计算机、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云计算等。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中(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IBM对用于学校学术和科研用途的客户设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分别称做教育补贴和学术研究补贴,让这类客户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得到IBM的设备。在往后的数十年,IBM和美国多所大学展开合作,协助它们从事各样的研究。事实证明,IBM这种和学校合作的做法,加上当代美国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这三股力量扭在一起,形成了美国一个巨大的创新能力源泉。翻看在过去40年里全球IT相关的技术和标准,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美国政府、学校和IT企业互动的结果。

但是IBM的贡献范围远远超越了美国国界。早在1917年时,IBM(当时还叫CTR)就已经在加拿大设立分公司,走出了国门。到1923年,IBM在德国成立了分公司。1924年,老沃森把公司名字改为IBM,正式向国际进军。在20世纪30年代,老沃森又提出“世界贸易促进世界和平”的口号,把IBM的世界观带出,同时IBM在美国本土所做的很多思想和政策,也随之带到世界各地,非美国的学校、政府等也变成IBM的合作对象。贡献当地的社会,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从当时就开始成为IBM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在中国,IBM和大学的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并在1994年和电子部的一个合作备忘录里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时至今天,IBM中国和超过百家大学分别设有课程和研究的合作。

计算机的出现,根本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和效率,这是它给人类带来最大的贡献。有人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可能是电灯、电话、飞机、抗生素等。无论答案是什么,它的发明者总是一个或几个伟大的人。有趣的是,对于计算机来说,虽然从来没有人怀疑它在20世纪对人类的影响和帮助不亚于以上的发明,却从来没有人说它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IBM,虽然并不是计算机的发明者,但却无可置疑地创造并带领着这个行业,融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这就是IBM伟大之处。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读者心里会想得到几家企业在这些方面有着同样或更犀利的表现。无论你的具体数字是多少,我想答案还是一样——“不多”。那么,IBM是怎样铸就与众不同的百年老店的呢?

通过本书对IBM百年历史的回顾,我希望可以把IBM的三个时期成就和如何面对挑战呈现给读者,同时通过时间的推移,让大家看到它的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演变。我还希望以IBM中国的历史为例,比较近距离地分析这家百年老店跨地域的成功因素,最后总结出一篮子让它活到100岁的核心能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