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从背对时尚开始(2)

在西方影评人看来,香港电影的特色就在于她的百味杂 陈,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混杂手段的泛滥却使得许多香港 电影类型看起来不够纯粹。一味迎合青年观众所代表的大众趣 味,庸俗化的倾向更是在所难免。大批万金油导演的万金油电 影和观众见面,汇集悬疑、动作、喜剧、爱情的王晶牌娱乐电 影大行其道,昭示着一个集成化娱乐时代的到来。任何时候你 走进任何一家影院看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彼此相似同等品质的东西满足着你的需要 用这种自以为科学的营养配方饲养观众,很容易产生只有感官发达的无脑人。难道,这不是香港 电影的危险所在吗?不愿生产港式什锦坚持类型观念的仅有吴 宇森、张婉婷等屈指可数的几位。香港电影的满足 于 本 土 趣 味,也制约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除了吴宇森黑道英雄片和 成龙谐趣动作片两种高度类型化的港产电影能在好莱坞和日 本的录像带市场兴风作浪,香港电影人的身影很少出现在国 际影展上,印象中当时香港电影人最常去的是没有多大影响 的亚太影展。他们手中没有侯孝贤、杨德昌、陈凯歌、张艺 谋等台湾、内地同行手里辉映寰宇的国际奖杯,值得他们自己骄傲的只有一连串的本土票房数字如果仅仅满足于 此,香港电影就会死。

有一位青年电影导演不想当王晶那样的万金油。当王晶以《赌神》 (1989)、 《至尊无上》(1989)一鸣惊人开始向 题材涉猎最广泛的导演纪录冲刺时,这位青年导演却只看重了 香港电影中最有价值的两部分:英雄片和文艺片。他作出了一 个大胆尝试,把前两者结合起来,结果会怎样呢?在这部过去 很少有人提起名为《旺角卡门》的导演处女作里,王家卫显示 出天才式的资源整合能力。两种类型片经他取舍杂糅,显现别 样意趣。在当时正值文武两种题材分支发展、杂取百家手法当 道的形势下,《旺角卡门》成为唯一一部真正具有“新电影精 神”的电影。后来,历史证明王家卫还是香港电影人中最具探 索意识的导演。

在拍摄《旺角卡门》之前,王家卫已经参与主创《吉人 天相》 (1985)、 《龙凤智多星》(1985)、《最后胜利》(1987)、《 江湖龙虎斗》(1987) 等多部香港电影的制作。 总的看,那些作品都属于随大流的大众电影,王家卫的才情没 有机会显现。从《旺角卡门》开始,王家卫迈出了和过去决裂 的第一步 这一步迈得竟是如此之远,形式追求、主题探 索均达到了前人后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即使在十几年后的今 天看来,《旺角卡门》仍然散发着新锐之气!香港影人公认 这部电影让刘德华上位,并使著名“花瓶”张曼玉的戏路大 改初现演技派风采,但这部电影的意义并非只是改变了两个演 员的命运,为即将诞生的新一代天王、巨星铺了路,我们更应 该看到,《旺角卡门》是一部决定香港电影命运的重头戏。在这部作品中,王家卫毫不犹豫地背弃大众趣味,表现出相当浓烈的精英意识,影片的个人风格化、个人情绪化由此发展到极 致:在激情音乐声中王家卫把镜头对准灯火迷离、车流狂泻的 街头,这个镜头很容易令人想起《英雄本色》中李子雄率帮众 在天台上教训周润发的场面,构图中包括城市的冷漠背景,震 撼人心!不过王家卫的表现要比吴宇森出色许多。他在这个镜 头中注入了更加强烈的个人意念,俯视城市的视角非常独特, 画面有着鱼眼镜头般的张力,堪称香港电影中最富视觉冲击力 的都市夜景镜头。这一次注视香港,与众不同。《东邪西毒》(1994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摄影奖)之后,很多人都以为是摄影 师杜可风制造了王家卫电影瑰丽奇诡的视觉异象。公开场合, 王家卫也表示过对杜可风的钦佩,声称杜可风随意拍的画面都 比自己想象的东西好,不过我们应该明白在王家卫认识杜可风 之前,他已经表现出对影像素质的苛刻要求。《旺角卡门》的摄影师是刘伟强 (香港电影金像奖提 名),影片开场,华仔拥被而起,点烟、拍打电视机,直至等到表妹敲门。这个段落和《英雄本色》片头一样堪称20世纪80 年代香港电影最流畅精练的剪辑,画面色光效果更是醒目,足 见导演在视觉造型方面极具经营意图。华仔在楼梯间怒责前女 友的那一段,昏暗的楼梯间里,我们看不清华仔脸上的表情, 却可以更加强烈感受到他的愤怒。片中还有亚洲电影最唯美而 保守的床上镜头。整部影片中情绪化的光感迸射飞扬,悦目、 惊心。在技术上该片推陈出新,新颖别致的电影语言让观众过 耳难忘。华仔和黑帮成员的连场激斗,均做频闪效果并附以偏 冷色调(《重庆森林》那如梦似幻的运镜渊源在此啊),结局 华仔目睹同伴失手愤而上前,身后疾驰而过的红色货柜车暗喻 了他的生命颜色 这一节和《红高粱》开篇红色盖头笼罩巩俐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诸如此类的镜头已经充分证明了王家卫的实力,他必将成为引领香港电影走向世界的开路先 锋。然而张扬的形式美感、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以及首 次代表香港电影参加戛纳电影节导演周的荣耀并没有使《旺角 卡门》变成时尚影片,相反,它发出的呐喊在香港主流商业电 影洪水猛兽般的轰鸣声中显得微不足道。和王家卫的背离大众 电影趣味不无关系。尽管《旺角卡门》采用了英雄片的结构框 架,但他却把“反英雄”的母题加以强调,不给观众一点做梦 的机会:两个混迹黑社会底层的青年(刘德华、张学友)终生 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刘德华没有机会拥抱爱人、张学友没有 机会成为英雄,他们不过是“阿公”手里的棋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