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再来看看前些年所谓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两种商业路线之争,就会发现,其间的道理甚至简单到根本就没有必要去争论。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专业化”的路线?因为在专业化的背后,是对特定领域的专注。只有这种专注和专业的精神,才能持续地改善和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相反,许多企业的“多元化”路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并不具备同时专注于多个领域的能力,它们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也就远逊于专业化的对手。企业和企业是有差别的,正如人和人的差别。有的人同时具备音乐创作和电脑编程的天赋,而更多的人则只能具备某一方面的潜质。一切都与自身的特质密切相关,并不存在普适性的法则。企业也是这样,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与企业自身的禀赋直接相关,只不过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驾驭多个业务领域的能力而已。换言之,GE多元化的成功,与其说是路线的成功,还不如说是这家企业具备了一种足以驾驭多个业务领域的“禀赋”。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GE身上的这种“禀赋”之形成不仅需要几代职业经理人接力式的持续努力,更需要某种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性机遇;也就是说,GE的模式是难于被片面或机械地复制的。
因此,所谓可保长青的“抱朴守道”,就是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朴素与厚道。这是任何企业都绝对不应该动摇的根本,是企业之“道”。在这个根本之下,企业的一切抉择都可以因时、因势、因人、因地去调整,以期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果离开这个根本,任何的努力都不过是缘木求鱼之举,甚至是自掘坟墓之劳。
虽然这个道理很简单,甚至很平常,但真正能够坚守者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既非智不达,亦非识不见,而是无法克制人性中极端的贪欲、自私、侥幸甚至是小聪明的屏障。因此,简单之下,是大不简单的觉悟,是非凡和卓越的品性。
把这个话题暂且压下,继续顺着企业“高瞻远瞩”的愿望前行。
在坚持客户价值的大“道”之下,一切都不过是小“术”。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切都可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势利导来实现。结果如何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能力、高度和远见。
无论是企业的商业路线(或模式)、战略还是阶段性或局部性的策略或方案,虽无定势可缘,亦无定规可守,更无可以照搬的经验可循,但是,在这些战略性问题的重大决策过程中,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完全可以避免犯下原始的错误。
我把这种决策的过程称之为集体决策机制(详见《党史商鉴》第4章)。顾名思义,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来,以避免在闭门造车过程中,由于个别“造车人”的能力、视野或信息的局限导致对问题的基本判断失误,或者避免在决策思考的全程中因为重大的专业见解的缺失而使决策的结果过于偏颇或者顾此失彼。
在决策的过程中,环环相扣的严谨逻辑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背后,都必然存在一个强大的“底层逻辑”。如果底层逻辑是牵强的、混乱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那么,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光鲜,都不可能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一个软件如此,一套制度如此,一项战略如此,企业的各个构成元素(比如精神穹宇的各个要素)之间更是如此。
本章的后面两节,是通过再现两家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过程,来展示集体决策机制的实践应用(尤其是贯穿全程的结构化思维方式和严密的逻辑推导)。相信读者会结合自身的实践,从这两个真实的故事中获得一些启发:企业如何定位价值创造的方向。
本章的最后一节与读者分析品牌元素的分析工具。身处竞争和客户的双重考验之下,企业不仅需要专注于(客户)价值的创造,还需要致力于对这种价值主张或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如果重前者而轻后者,企业创造的客户价值就不能充分转化为企业自身的价值,从而失去生存和发展良机;如果轻前者而重后者,这样的企业最终与江湖骗子无异,定然更不会有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