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生活上遇到悲伤和痛苦但并无受罚或被欺之感的追随者来说,印度教对生命中存在善良和邪恶的承认,可能已经让他们过上了更轻松或心理上更健康的生活,当然也更能享受生活中的祝福。总之,幸福和痛苦都是每个存在基本上无法避免的成分,与其力图否认或掩饰坏的成分,如肉体的死亡和邪恶、悲伤、苦难及残酷行为的存在,还不如承认它们。看来宗教对大多数印度人来说一直是生活的基本内涵,为他们带来了安慰和自信,而这也正是所有宗教的目的。几乎一切宗教都接受灵魂不死之说;印度教的转世和解脱的信念只不过把它又推进了一步而已。
2.2印度的佛教及其向东方的传播
印度教《奥义书》关于永恒真理的关注,部分反映了帝国兴起前的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麻烦。一个混合型的印度正在浮现,它包括更大的国家的出现,以及随它们而来的战争规模的扩大。英雄骑士和贵族特权时代让位于强权政治时代,很多人理所当然地通过探索来世,包括从日常生活痛苦解脱出来的手段,来寻求安慰或逃避严苛现实。佛教和耆那教的创立者大概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物,他们开始探讨这样的途径,并起来反对印度教日益增强的仪式化及婆罗门教士种姓的支配地位。两种宗教都极力主张通过不求助祭司或仪式的默想和克己,达到独立接近真理。两者都认为人人平等,拒绝种姓差别及其代表的等级制度。但佛教和耆那教乃由印度教传统演变而来,仍相信印度教的法、业、轮回(转世)、解脱(涅槃)、献身和不害。两者都拒绝印度教神祇的民间形象,但重新肯定印度教基本的一神论,及它对造物主和伟大生命链条的非人格化崇拜。
耆那教
一个名叫大雄(约公元前546~前468年)的人创立了笃信苦修的耆那教,大雄自己就裸体出行,最后绝食至死。耆那教重申印度教尊重一切生灵的学说。耆那教大概是最早提出不害观念的,这个观念又传播到了佛教和印度教。甚至今天,虔诚的耆那教徒为避免吸入昆虫而戴面罩,因担心伤害土壤中的生命而拒绝从事耕种。所以他们投身商贸而变得富有,他们在商人的传统故乡古吉拉特和南方的门格洛尔占多数。
走近 乔答摩佛陀
佛教的创始人于公元前563年前后诞生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其父为释迦氏族小王(罗阇)。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但后来又被一些人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乔答摩和悉达多王子。29岁前,他过着一个王子的惯有生活,尽享世俗欢乐。根据人们在他死后编造的关于他(就像对于其他宗教人物)的十分详尽的传说,他在19岁时与一位美丽的公主结婚,有了一个儿子。我们还知道他成年后成为一个苦修者,多年云游讲学,招收了一批追随者,创立了一个宗教体系,于公元前485到前480年间年届80岁时死去。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他的较可靠生平的全部。后来经过渲染的有关他传奇一生的故事也很重要,因为它影响了印度以东大片地区一代又一代数百万亚洲人的生活。
根据这个故事(最简略地说),悉达多王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不满。一天他离宫外出漫步,相继遇到一位衰弱老者、一个满身脓疮高烧发抖的病人、一具正被运往火葬场的尸体(印度教徒总是火化死者)和一个手捧讨饭钵身着简朴黄袍而又面带宁静及内心喜悦神情的云游萨图。有感于凡人的痛苦和人间欢乐的空虚,带着苦修的希望,他毅然离开宫室,抛妻弃子,到处云游乞讨,探求真理。他除了一个粗糙的木钵(为了乞讨勉强糊口的食物)和破衣外,已经一无所有。一连几年,他云游各处,因禁食而体衰,直到他决定在一棵大菩提树下通过认真冥思默想来解答人生苦难之谜。他受到魔的引诱,被许以财富、权力和肉体快乐,均不为所动。49天后,他顿悟玄机,达到成道的境界。从这一刻起,他开始被称为佛陀或悟道者。之后不久,他在恒河流域中部的巴纳拉斯(今瓦腊纳西)第一次布道,并从此带领他的追随者巡回布道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