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2)

作者简介:周曰礼,1930年生,江苏建湖人。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秘书,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办公室秘书,省委党刊编辑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编辑,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安徽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中共安徽省第四届省委委员,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安徽第一届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安徽省人民政府咨询员。

时为安徽省农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安徽率先在农村推行了以包产到户为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习惯势力和“左”倾思想的顽强干扰和抵制。包产到户的过程,也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

省委《六条》出台前后

1977年6月21日,党中央委派万里、顾卓新、赵守一分别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二、三书记。当时是粉碎“四人帮”的第二个年头,但“四人帮”推行的“左”倾政策在安徽基本上没有触动。万里等人到任后,雷厉风行,大刀阔斧,采取果断措施排除了派性干扰,很快揭开了被“四人帮”代理人捂了8个月的盖子,初步调整了县以上各级领导班子。在揭批查过程中,农村问题反映相当突出。万里通过省委副书记王光宇,通知我(当时任省农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准备系统地汇报农村情况。

8月下旬的一天,我在万里住地稻香楼西苑会议室作汇报,听取汇报的还有赵守一、王光宇。我们边谈边议,从下午2点一直搞到天黑,谈了5个多小时。

首先汇报的是,“四人帮”在农村推行“左”倾政策,安徽是重灾区,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十年,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0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60元上下,由于价格的因素,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30%。根据当时测算,农民每人每年最低生活费用大约需要100多元。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其中只有10%左右的队勉强维持温饱;67%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占20%左右。这些数字说明,全省有将近90%的生产队不能维持温饱。这些队的基本状况是“三靠”,即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其中有10%的队仍在饥饿线上挣扎。

至于强迫命令、瞎指挥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引起了农民群众的愤慨。定远县耕地面积160多万亩,按照实际情况只能种80万亩水稻,“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却强行规定要种150万亩,并说是“铁板上钉钉子,外加三锤,一亩也不能少”,结果有20多万亩无收,有收的产量也很低。芜湖县易太公社追求形式主义,打破原有生产队体制,打破各队土地界限,打乱水系,把集体的粮、款、物等全部重新分配。新划的生产队要做到四个一样,即土地一样,人口一样,村庄大小一样,水利工程兴办一样。公社还规定,凡是妨碍规划实施的树木要砍掉、村庄要移址、房屋要拆迁、沟塘要填平、道路要重修。社员看到这种情形愤怒地说:“这和国民党有什么两样。”不少人含泪背井离乡。由于严重强迫命令、瞎指挥,全社粮食减产592万斤,有的大队人均收入由1976年的70元下降到38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