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采访115师的记者

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歼敌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二十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胜利的消息传来,太原城内一片欢腾。记者云集八路军办事处,彭雪枫一边宣传共产党政策、介绍平型关大捷情况,一边把缴获日寇的胜利品如军大衣、皮靴、大阳旗等拿出来展览,让大家品尝日本造的压缩饼干,还将日军大衣送给记者们。这一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

《大公报》的范长江提出可以派记者随八路军采访。彭雪枫立即向延安请示。中共中央立即批示:急需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向全国人民、全世界宣传报道,八路军是坚决抗日的军队,刚出师华北,便取得胜利。并指示由办事处负责物色新闻记者去八路军采访拍照。

沙飞和周巍峙都想上前线去。最后,彭雪枫跟周巍峙商量,说沙飞会摄影,在上海拍过鲁迅,派他去前线比较可靠。为鲁迅先生拍照的经历给沙飞带来了机遇,最后沙飞如愿以偿去了前线,周巍峙留了下来。

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沙飞带着摄影器材,乘坐从太原北去的火车,到达忻口,再换去五台的军用卡车,下车后又走了二十多里路,才到达了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南茹村。而后,他又拿着八路军总部的证明,直奔115师驻地。

当时,115师在平型关战斗结束后,迅速撤离战场,驻扎在五台县城东的一个小村庄里进行休整。沙飞是第一个采访115师的记者,这也是他第一次以战地记者身份去战地采访。

115师没有限制沙飞采访,给予他大力支持。师政委聂荣臻还把沙飞介绍给了当时喜欢搞摄影的侦察科长苏静。沙飞与苏静俩人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屋子里,他们互相切磋摄影技术,一起冲沙飞拍的胶卷。沙飞把自己拍摄的鲁迅的照片拿给苏静看,苏静送给沙飞一件缴获来的日军大衣。而沙飞最想去的是平型关战场,但部队已撤退,大家劝他不用再去了。于是,沙飞只拍了八路军的战利品,拍了林彪、聂荣臻以及战士们的活动,总共是两个胶卷。

之后,沙飞迅速赶回太原,洗照片、向各地报社发稿,宣传八路军出师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7年10月26日,山西东部重要关隘—— 娘子关失守,晋北战场全线败退,太原危在旦夕。当在太原的沙飞了解到聂荣臻率一部在五台山一带打游击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时候,他决定去五台山。

沙飞背上照相机,告别太原。在往五台山的路上,他看到一批批打了败仗的中国官兵向后方撤退,受了伤的士兵或爬行,或躺在路边,在血泊中呼救……有时还遇到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难,令人惨不忍睹。这一切,更激起沙飞对日本法西斯的仇恨,增强了他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

平型关大捷是沙飞的第一次采访。他也从此与这个胜利之师结下了终身情缘。晋察冀的炮火成就了他作为战地记者的所有业绩,他再也没有回到风光旖旎的南方;在北国大漠苍关黄土烟尘中,沙飞度过了生命中最忙碌、最精彩、最辉煌,也是最后的13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