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承诺尽管大多是出于真心,但也有一些是光说不练。有媒体记者夜间到“承诺”夜间售货的药店进行采访,发现有的药店药品不全,有的干脆就大门紧闭,无论是敲、是喊,都无人理睬。而记者在午夜时分敲同仁堂药店的某个门市部时,不仅受到了热情接待,而且药品齐全。记者感慨地说:“没见你们承诺过什么,而你们的夜间售药却很到位。”诚恳实在的同仁堂药店售货员说:“几十年来,我们都是这样做的。”
的确,同仁堂一向就有代客煎药、坐堂诊病、代办邮购、夜间售药等业务,有些业务甚至赔钱也要坚持做。只要是顾客需要的,同仁堂都会尽力去做,不管是不是有过“承诺”。
现在讲“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同仁堂就是说到做到,甚至不说也做到。
“善待社会”,更表现在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企业在自己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没有冲突时,也能喊出动人的口号,作出一些善举,而在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就不一样了。
有一年,同仁堂发现偏瘫复原丸销量突然大增,在某些人看来,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是同仁堂的领导却不这样看问题。当时同仁堂制药厂负责产品质量的副厂长金霭英仔细查找原因后,发现原来是一些商家,为了多赚钱,就不顾事实,在未告知同仁堂的情况下,在某家影响面相当广的报纸上刊登了夸大其词的广告,宣称同仁堂的偏瘫复原丸一用就灵,永不复发。
金霭英立刻建议,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正确的信息,告诉广大顾客,偏瘫复原丸确实是一种疗效很好的药物,但是它绝不是仙丹妙药,它必须对症使用,效果也并非虚假广告吹嘘的那样“神通广大”。同时,还通过开新闻发布会、在电视台座谈等形式,消除那个不实广告在顾客当中造成的错误认识。采取这些措施后,同仁堂偏瘫复原丸的销售量下降了,可是同仁堂的领导和职工却高兴了,放心了。
在2003年的抗“非典”时期,同仁堂集团的领导看到自己的职工连夜加班,有的因为站柜台站到腿都肿了,有的几天几夜不回家,他们被深深感动了,他们不仅亲自登门去看望职工,还为他们送去了营养品,提出了“善待职工”的口号。
同仁堂有善待职工的传统。乐家老铺时代,同仁堂职工的待遇在北京的药行中是最高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同仁堂的效益好,有这样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乐家希望能够留住人才,让职工为同仁堂尽心尽力的一种手段。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职工的待遇在当时仍然很高,一些有专业特长的职工,薪酬甚至比公方厂长还要多。同时,工会的成立,除了保证职工的利益外,还让职工能够以主人公的姿态,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同仁堂集团的领导层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了。在以殷顺海为首的新一届集团领导上任时,就曾经对职工有三项承诺:一是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工资年年长;二是决不轻易将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三是住房年年有改善。
现在,这三项承诺都实现了。安居乐业,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同仁堂集团的领导层深深懂得,要让职工以企业为家,就要让他们有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家。因此,在国家实行住房改革前,同仁堂自酬资金,为职工建了许多住宅。房改后,根据相关政策,同仁堂按房改价把房子卖给职工,以后又组织职工集资建房,不赚职工一分钱,仅按成本价出售。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还停了几个小厂,它们都位于市区的什锦花园、后海一带。在这里建起的都是老北京四合院式的住房,加上这里是北京城内难得的黄金地段,让外单位的人看得红了眼。因为按当时的价格,这里的房价至少要两万多元一平米,可是同仁堂卖给职工的价格还不到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现在同仁堂自建房的面积,按职工的人数计算,平均达到了二十五平方米。企业发展了,职工也得到实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