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看到了这道奏折,太后和皇帝感受到了草民在自己脚下瑟瑟发抖的卑微,享受到了自己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得意,再加上自身的需要,这才“恩准”加价。现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还保存着这份奏折。
接着,乐平泉又和“四大药栈”——“天成”、“天汇”、“隆盛”和“汇丰”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获得了“先拿货,后给银”的优惠,甚至几千两银子的大买卖,也是如此。同仁堂的周转资金也就更活了。
除了药店,不涉入其他行业,这是乐家的规矩。可是乐平泉却破例开设了银号,目的是方便同仁堂筹措资金。他先是开办了广亨钱铺,因为业绩突出,备受官民瞩目。咸丰八年(1858),清朝外满洲火器营的将领开了一个广通钱铺,将军带兵打仗是内行,可是经营钱铺却束手无策,后来受某王爷的面谕,这家广通钱铺也交由乐平泉兼营照管。有了这两家钱铺,同仁堂融通资金自然就十分方便了。咸丰八年(1858)曾有一个官方文告:“外满洲火器营翼长穆,为知照事,今奉王爷面谕,现在本广通钱铺中一切事务,著准其广亨钱铺之掌柜乐印川兼行照管等因,相应知照广亨钱铺可也。”这可作这件事的佐证。
同仁堂收回来了,乐平泉可就忙了。忙着为同仁堂进货,忙着为同仁堂借官银,忙着卖药,忙着制药,忙得天昏地暗。夫人心疼他,就和他商量:“要不,就把同仁堂包出去?”
乐平泉一听就摇头,连连说:“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当初,同仁堂典给人家,不就是包出去了吗?可人家只想着拿咱们的金字招牌为自己赚钱,哪会为同仁堂的长远着想呢?要不是我这个挂名的铺东盯着,他们都能把假药拿到同仁堂来卖。真要是那样的话,砸了牌子,咱们可就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了。再说了,要是包出去好,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把同仁堂收回来呢?而且包出去并不省心,真出了事,还是要铺东兜着。为了借官银的事,我几次去御药房,受的气、花的钱还少吗?”
夫人点头说:“您说的对。包出去不合适,就请个大掌柜替您打理铺务吧,您也可以省不少心。”
乐平泉还是摇头,他告诉夫人,有的东家,就是只想赚钱,不想费事,请了大掌柜,直到赔得个一干二净,都闹不明白是怎么赔的。还有的东家不会经营,大掌柜又看不起东家,遇事就擅自作主,结果不但赔了买卖,还伤了和气。
“他们不懂行,你懂行啊。”
“那也不行。”乐平泉还是摇头,“好些事,非得亲自出马不可。”
他讲起了这么一件事,前些时候,老有人来打听一种药,这药不是同仁堂的,那为什么老有人打听呢?肯定是它的药效好,或者是近来得某种病的人特别多,这种药对症。于是他就找来琢磨,学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有的名医,开的方子与众不同,甚至敢犯“十八反”、“十九畏”。乐平泉就向病人打听,得的什么病,有什么症状,为的是弄清楚这方子为什么要这么开,从中能学到不少东西。
乐平泉郑重其事地说:“因此,咱们同仁堂以后就得‘自东自掌’,这得成为一条规矩。”
现在人们很注重制度,有“制度决定一切”的说法。为了同仁堂的顺利发展,乐平泉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矩,也就是制度,“自东自掌”就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