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是最好的滋养

父亲今年62岁了,种了一辈子田。父亲到城里来,大大咧咧,进门时不喜欢脱鞋,我也顺水推舟,让父亲沾满泥土的鞋在客厅里到处留痕。

父亲是个农民,因为生活习惯和环境的不同,他对城里的生活是陌生的,或者说,他无法理解城市文明。

譬如,他的脑海中从来没有红绿灯、人行道、斑马线的概念,只要看着马路上没有车,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越。

我委婉地提醒父亲,以后最好走斑马线,马路上即使没有车,也不要随意穿越。

父亲笑笑,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今年年初,父亲谋到了一个职位,在乡村一个事故多发道口担任交通协管员。听到这个消息,我委实吓了一跳,父亲对交通规则一无所知,让他去管理道口,岂不乱套。

我打电话给他,让他辞了工作。

父亲不听。

他穿上了协管员的衣服,在道口支了一把太阳伞,还从家里搬了一张小凳,像模像样地做起了交通协管员。

父亲工作挺认真,有几次我下乡乘车经过那个道口,父亲总是站着,劝导着行人。有一次,他在电话里和我聊天,他高兴地对我说,交警今天表扬他了。

自从父亲成为交通协管员之后,我发现了父亲的变化。他到城里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随意穿越马路。看到城里混乱的交通秩序,他的“批评”很严厉,对那些乱穿马路的行人,他恨不得上前去指正。

有人说,身份是人生的一种滋养,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父亲的变化,在于他开始认同自己“管理者”的身份。有时候,我都惊异于这“身份”的巨大力量。

要让每个人都有令人尊敬的身份是不可能的,但我却想到了“公民身份意识”这个字眼。很少有人明确自己真正的身份,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所以,我们可以随地吐痰,乱穿马路……有位政论家说,每个人天生都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公民。公民是一种神圣的身份,可叹的是,大家都没有觉醒,大家总是认为,公民就是个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