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小学——学习能力培养阶段(10)

场景十七

学书法

孩子:

我所在的和平一小,是倡导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每周四的下午都是艺校活动时间。二年级后,学生可以开始选择参加艺校,但要有老师推荐。

我在上学前,妈妈就很重视我的字,每天都会让我写一篇小楷字;所以,我的字在班级是比较漂亮的。老师发现了我的这个特长,就推荐我到书法班参加艺校。

从未接触过书法的我,第一天到艺校上课时像个小傻子,呆呆地看着别人写字,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书法班的马瑞华老师发现了我这个新生,走到我身边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写“一”字,边写边讲解其要领。这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马老师竟如此耐心地对待学生!

书法《沁园春?雪》局部

下课时,马老师告诉我她家动迁,临时在学校院里住,如果我有什么问题,可以到家里找她。

第一次与马老师接触,着实让我对书法产生了信心。以后每周的艺校活动,我都准时参加。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下课放学后,回到家认真练习。

我开始写字时,手总是不听话,心里明明是想按照老师教的去写,可写出来的字却像一条条毛毛虫,七扭八歪不堪入目。可马老师却一直在鼓励我,说我学习有毅力,字写得有进步。就是在马老师不断的赞扬与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逐渐地,我的字确实有了提高。

四年级时,正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年。学校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喜事,特举办“庆香港回归”书画大赛。马老师得知此事后对我说:“你学习书法快两年了,进步也很快,应该参加一些比赛锻炼自己,这次比赛就是一次好机会,你可以试一试。”马老师的想法正与我不谋而合。于是,我就立即投入了比赛的准备之中。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加强练习,到了比赛交作品的时间了。交稿的头一天正好是星期天,马老师找了一间空教室,辅导我写参赛作品。每当我写完一个字,马老师都会把字悬起来,让我在远处仔细看,找到毛病后,再写,再找毛病,再改正……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却毫无察觉。经过这样一番练习后,我的字进步很快,终于,作品完成了。这时一看表,才发现已经是深夜十点半了。

第二天早上,我把作品交到了学校。下午,我的作品竟然被挂在参展板上。当我走过展板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看到自己一手抚养的幼苗长大成熟、绽放艳丽的花朵那样兴奋。

第一次比赛的成功,使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了信心,马老师也越来越喜欢我,经常让我到她家练字。有时候妈妈忙,没有时间来接我,我就在马老师家吃饭。马老师的丈夫李伯成伯伯、还有他们的女儿李倩、李丹姐姐对我就像家人一样。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我更加放不下书法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