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小学——学习能力培养阶段(8)

然而,令我蹊跷的是:螳螂不见了!我急忙喊来爸爸。爸爸看了看说,书柜的玻璃门没关严,让它跑掉了。

可是,我和爸爸都不知道螳螂跑到哪里去了。

上午,我和妈妈去老师家上钢琴课,心里一直惦念着螳螂的下落。

下午回到家里,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问爸爸:“螳螂找到了吗?”

爸爸眯起眼睛,嘴里念念有词,突然用手一指书柜,说了声:“变!”

我一看,那只螳螂又出现在书柜里了!我高兴极了,一再问爸爸是怎么找到螳螂的,可爸爸只是笑而不答。

我对这只失而复得的螳螂十分珍惜。我凑近书柜仔细地观察起来:螳螂穿着一件绿色的衣裳,头为三角形,触角呈丝状,嘴是尖尖的,两支长长的前爪形状像镰刀,上面有很多小刺。

为了进一步了解螳螂,我找来字典,细心查阅。字典上说:螳螂是食虫昆虫,是益虫。这一发现令我收获不小。我拿着字典找爸爸说:“爸爸,你说得不对,螳螂不是害虫,是益虫。”

爸爸接过字典看了看说:“爸爸说错了。这说明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呀。”

证明了螳螂是益虫,我感到很高兴,也开始喜欢上这个绿色的小家伙了。

螳螂一定是很饿了,因为我看到它两只前爪缩成一团,两条高大的后腿支撑着全身,左右晃动着。我心疼地问爸爸:“是螳螂饿得站不住了吧?”

爸爸说:“不是的。它常常就是这个样子。武术中有一种螳螂拳法,就是模仿螳螂的这种样子创作的。”

真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螳螂竟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我希望这只螳螂能在我家多住些日子。我到厨房切了一小块黄瓜拿来喂螳螂,可是它撅了撅嘴巴,转过头去,似乎在生我的气。看着螳螂的样子,我心里有些内疚。我最终还是决定把螳螂放回到大自然,让它多吃害虫,还它那份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我打开纱窗,把螳螂放在窗台上,想让它自由地飞走。可是它站在窗台上,回过头来,依依不肯离去。

爸爸见了,灵机一动,马上取来了照相机,拍下了我与螳螂分别的情景……

螳螂飞离了我家,却落在隔壁家的阳台上。我不免有些担心:不知隔壁的这家人会不会像我一样对待螳螂?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级编辑尹宝田老师的简评:

这篇写螳螂的作文,并不是单纯地介绍螳螂的长相和生活习性,而是紧紧围绕一只飞进“我”家的螳螂,记写了“我”与这只螳螂一段短暂的相处时光。其间既写出了“我”对螳螂逐步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也写出了“我”对螳螂由好奇、厌恶到关心、喜爱的情感变化过程。作品叙事清楚,语言朴实,情感表达真切。开头有烘托,中间有对比,结尾又意味隽永,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良好的写作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