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团队安全的基础。2009年,我多次去东北的大庆。大庆有个苗磊班,苗磊班安全管理的经验就是依靠团队。每天的工作中,班里都要做到"一叮嘱一示意一保护"。"一叮嘱"就是班长在开工前,针对重点安全操作环节,叮嘱大家注意安全;"一示意"就是在群体作业和交叉作业时,班组成员相互关照,相互示意,避免因埋头操作而忽视安全;"一保护"就是彼此经常用手势告诫禁止吊装物从人头顶上经过,相互之间注意保护同伴的安全。
希望诸位读者,也能在"一叮嘱一示意一保护"之中体会到团队安全的重要性,彼此密切配合,形成思想联通、人员联动、行动联手的安全工作局面。
测验与思考
简答题:
1."四不伤害"比"三不伤害"增加了一条什么内容?
2.国际原子能机构把安全文化划分为哪三个层次?
3.国际企业界在三个层次之外新增加的层次是什么?
思考题:
1.团队安全文化有哪些特点?
2.如何实现团队安全互助?
第三节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政府号召
世界500强企业BP公司说:"我们工作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世界。"套用这句话,我们也工作生活在相互联系的世界。
语言词汇的相互影响最能说明世界的联系。今天我们用的语言有很多外来词,比如干部、书记等等都是从日语中拿来的,而"日本"又是从英语中翻译成汉字的。身处企业界的读者朋友,你可知道"企业"这个词的由来?
在英美人士的语言里,企业一词分成了"enter\\|"和"\\|prise"两个部分,前半段有"获得、开始享有"的含义,意思是获得利润、享有收益;后半段有"撬起、撑起"的意思,代表着杠杆、工具。所以说,高鼻梁的"老外"在工业化初期,把企业(enterprise)看成是"获取利润的工具"。日语中用东方式的含蓄,把这个词翻译成"企业",就是企图从事某项事业,这个企图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获得、是不是享有,没有明说。
意识决定行为,就像我们说的,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一样。在把企业看成是获取利润工具的工业化初期,欧美国家事故频发,企业充满了血腥。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矿山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每年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仍然在两千人左右。
有个叫科斯的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原来西方人最早创造企业一词的立足点是错的,要反思"企业的本质"。随后的几十年,人们对企业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随着对企业本质认识的深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欧美各国工业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在我们常识中最容易死人的矿山,已经变成了安全度极高的行业,在一些国家甚至长期保持零死亡的记录。
是什么影响到发达国家对企业的认识呢?是社会责任。
我带着大家回顾西方人对"企业"理解上的变化,就是要推导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除了过去说的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之外,还要对员工、对社会、对环境负责,遵守商业道德,实现生产安全,保证职业健康,节约资源不被浪费,维护环境不受破坏。
我曾在一本书中讲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话,多次被媒体引用:"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以及忽视环境和员工生命健康义务的企业,先天的存在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随时会转化为商业风险,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我国政府下半旗,全国默哀三天。当此重大事件,世界各类组织纷纷伸出援手。中国地产业的龙头万科集团以总部名义向灾区人民捐献220万元,金额仅相当于香港艺人成龙个人捐款数额的五分之一,或深圳一套100平米房子的售价。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对捐款的言辞更引起网友的不满,由此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