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 悟人生

 

记者:您曾说,讲红楼就是说人生,这本书向世人展示了哪些人生的体验?

王蒙:《红楼梦》是人生历练、阅历、经验都很丰富的一本书。比如说:一个大的家庭,家庭里有多少不同地位的男男女女、家庭管多少钱财、管多少房屋,里头做多少人的饭、有多少家室、多少妻妾、有多少丫环、有多少小子,这些都让你看着比较靠谱,不是纯靠想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用共产党人的话说是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写得特别充分。比如,《红楼梦》里写厨房的事,我们看厨房里的柳嫂子,那是一个很势力的人,柳嫂子希望把柳五儿送到贾宝玉那里去当一个丫头,那样她们的地位也能跟着提高。她比较看不起其他小姐,像迎春想吃鸡蛋羹,柳嫂就大讲鸡蛋如何难得,讲鸡蛋价钱怎么涨了,不好弄,谁要是想吃鸡蛋羹的话,得自己贴钱才行。

记者:《红楼梦》里人物很多,如何按地位排一个顺序?

王蒙:贾母是第一号人物,第二号是谁不好说。如果从辈份年龄上说,第二号应该是贾赦,可贾赦这个人不怎么样,啥正经事都不干,家里的人也比较烦他。你说第二号人物是贾政,贾政是一个说空话的书呆子,也不真正干什么事。你说第二号人物是王夫人也不准确。从贾家的事就能得到一个人生经验: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

记者:书中的“下人”写得也很出彩。比如:李嬷嬷。

王蒙:李嬷嬷有时也可以念李妈妈,就是贾宝玉的奶妈,她是倚老卖老的人。中国人敬老,她张口闭口我的血液变成奶把贾宝玉养大了,所以你会觉得又可笑又讨厌。

王熙凤是比较狠、比较厉害的人,她是走哪儿都出手的一个人。她敢于把暴力用在管理上的,做事不是暴力就是处罚,像宁国府谁迟到了就打多少板,罚一个月的工资。她的管理太厉害了,可对李嬷嬷连哄带蒙像哄小孩似的。李嬷嬷老了特别谗,见到贾宝玉有好吃的,她都要先吃一口。别人如果说,你别吃,她就急了,会说这点儿东西还不让我吃?贾宝玉是吃我的奶才长大的,是我的血变成了奶。她的生理解剖认识还是对的,奶是由血液变成的。李嬷嬷的表现是老了没多大出息,我觉得挺有意思。

记者:贾府里的人充满争斗。书中描写得很细致,传神。

王蒙:是的,比如探春对王熙凤是很有看法的,王熙凤这一点特别明白,她认为探春精明的程度不亚于自己。探春教育程度比她好,学历比她高(王熙凤基本是文盲),但她耳濡目染的也不错。她做诗起头一句:“一夜北风紧”,受到大家的称赞,说明她很聪明。可她告诉平儿,探春比我还厉害,探春说的话一律让着她,如果她说的话和我说的不一样,一律听探春的,不和探春发生冲突。她不和探春较劲,其中有一个原因,探春是贾家的女孩,贾家的女孩不超过十八岁就嫁出去了,这个家还得留给王熙凤管理。探春并不能构成对她的威胁,所以她完全就没有必要和探春做任何争执。

记者:人们都为宝黛钗的三角恋情津津乐道。

王蒙:《红楼梦》中有一句话:“事体情理,不敢任意编造。”我们一般看西方的小说,写爱情很高尚,按浪漫标准写,往虚了写,充满诗意。写庸俗,就得真往庸俗上写,或者黄色的、或者双方勾心斗角,写美国的离婚官司,为多得利益,能恶心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红楼梦》既写得很实,又写得很浪漫。《红楼梦》不是大团圆结局,它描述日常细节特别多。在后四十回,不断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带有精神变态的、几近疯狂、几近抑郁症、几近精神错乱的感觉。中国古人写这些都是写道德感。写秦香莲,秦香莲是很腼腆的,特别有道德感。王宝钏等薛平贵等了十几年,它没有感情的东西,也没有心理分析的东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