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侃侃而谈,这一点透着他特有的聪慧,思想也快,显然,这番交谈让人感到王朔确实像个真正的父亲,这个意思就是说,人们过去总是以一种街头文痞的联想看王朔,当和王朔面对面谈事时,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他作品想要表达的成熟魅力,他是一个懂得推己及人的现代父亲,书里有一句话非常感人:“用我的一生为你的人生打前站……”
王朔倒没有为自己感动,极为率真,他说那都是很感性的话。前一代人和后一代人就是那么一种前赴后继的关系。王朔说:“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和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粉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儒家伦常是保护老人的,是保护落后的,是反自然法则的。你看野生动物有养老的么?老动物们都自觉着呢。实际上养老是个国家福利问题,不是个人的生物义务,生物义务是养孩子,把DNA往下复制,你让他倒行逆施,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反自然行为能力的,现在社会仍然在或明或暗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常回家看看呀,多陪陪老人呀,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认识上:你不这么做就是犯罪。那我觉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做父母的都是成年人了,至少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父母应该懂事、自尊,应该知道人的生老病死是人必须经历的,我作为成年人得自己去扛这个事,国家当然应该统筹一下,在我能挣钱的时候就把后事安排好,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保障问题,反过来要求孩子,不太好。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其实家长应该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
王朔的话语透着王朔的风格,让人捧腹,他说这本书,总是要给女儿看的,但不会很特意,让女儿自己想要看才有意思。王朔说这本书女儿没有看过。他也有些无奈。这本书只写了计划的前两章,没有完成。因为这里头其实涉及点隐私,也就是说书里的这些人都还在,再往下写,他觉得涉及的人再多的话,就有点担心。作为父亲,王朔尽量以他真实的一面出现,但生活中,尤其是涉及女儿时,他也有顾虑,“我认为我女儿不会说什么,她表达不满最重的口头语就是:太过分了。但涉及的成年人未必会如孩子般谅解我,年龄越大的人面子越薄,你没发现么?自我往上年代的人,都特小心眼儿。其实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是最激烈的,因为大家之间没有什么顾忌。中国人把它视为家丑,我认为根本不是什么丑,这证明中国人是有情感的,在家庭里头才能显示情感。当然大家可能认为,情感就是互相容忍,但我认为那不是情感,是客气,真正的情感只有在冲突中才表现出来。当然我自己也不是天天有勇气,所以我不再往下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