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第十九章 混一四海(1)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广平人麻思向王猛请假回故里奔丧,王猛对他说:"你可以马上收拾上路,今晚我即发函通知沿途。"麻思刚出潼关,就发现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并照章安排其食宿。秦国治理下的行政机构效率之高,其令行禁止如此,即便是在今天也让人为之感慨。

苻坚与王猛广立学校,提倡儒学,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生产。针对关中少雨易旱的情况,征发王公富室的奴隶三万人,兴修水利,在关中推广汉代的区种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又注意发展交通事业。长安四门大道直抵各郡国,道侧柳树成荫,长安有歌谣赞美前秦政治,"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王猛治绩卓著,很快由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未几,除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时王猛年仅三十六岁,一年五迁,权倾内外。没过多久,继续加官,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升势之烈,连王猛也感到害怕,频表累让,苻坚不许,加司徒、录尚书事,让王猛正式做宰相,王猛以无功请辞,不拜。

王猛以一介布衣,自出山入仕前秦十八年,鞠躬尽瘁,尽心竭力。在他的治理下,前秦由一个落后野蛮的氐族政权迅速汉化,成为当时强大的国家。《晋书》赞他"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

大秦国"国富兵强,境内大治",王猛还要什么功劳呢?他心里非常清楚苻坚心中的最终想法,苻坚渴望混一四海,夷汉一家,永保太平。此时的前秦王国仅据关中一隅,前燕慕容氏雄霸中原辽东,拓跋代国跨据草原大漠,前凉保有凉州,东晋划江而治,十分天下,前秦仅据其二。王猛要实现他伟大抱负,报苻坚的知遇之恩,还苻坚一个大大的天下。王猛能够如其所愿吗?

请看下集:混一四海

第十九章 混一四海

自公元366年起,王猛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他率军攻打东晋荆州、讨伐叛乱的羌旅首领敛歧、出征前凉的张天锡等,都取得了胜利,又平定了前秦宗室苻柳、苻双、苻廋、苻武等人的叛乱,一系列的赫赫战功展现了他军事指挥的才干,同时也向天下宣示,大秦国以武力平定四海的战争拉开序幕。

在北中国,前秦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慕容家的燕国,慕容家英才辈出,将星云集,欲想打败慕容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五胡十六国时代第一条好汉、一纸杀胡令威震天下的武悼天王冉闵就是死在慕容家手里。那么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何破灭了呢?慕容氏的悲剧印证了一句至理名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谁也不能打败我,只有我自己。

人才辈出是好事也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前燕的创立者慕容廆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作为慕容涉归的嫡子,他有一个庶长兄,叫做吐谷浑,从名字上看,我们就能知道吐谷浑是个杰出的人才,为什么呢?他开创一个民族,并以他的名字进行命名。当时鲜卑慕容部并没有立国,只是个游牧民族,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锦州东北)一带。吐谷浑虽是长子,因庶出不得统领部落,慕容涉归活着的时候分给吐谷浑七百户牧民,兄弟两人各自放牧,互不相干。一天,二部的马匹相斗,伤了马,慕容廆大怒,派人责备吐谷浑说,"父汗在世的时候分给你部落,你怎么不离我远点,把马给伤了呢?"草原民族传统兄终弟及,慕容部汉化较早,已经开始效仿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吐谷浑原本对慕容廆掌管部落不满意,一听此话更加气愤,抛下一句狠话,"马和人不一样,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争斗。马斗该人什么相干,你想让我离你远点,行!我现在就去你万里之外!"带着自己的部落向西去了。慕容廆后悔呀!派部落中的老人七那楼去追,代表他向吐谷浑认错。吐谷浑离心已决,对七那楼说:"慕容部自我曾祖莫护跋开始,树德辽右(汉化之始),我是庶子,本就不该做头领,兄弟分离因马而起是天意!您要不信,我们驱马向东走,马若还东,我当随您回去。"众人打马向东,行数百步,群马悲鸣,转而西行。七那楼无奈,只得单独回去。慕容廆大为懊悔,思念吐谷浑,作《阿干歌》,此歌在徒河流传,当地的人因之称呼兄长为阿干。后来前燕建国,以此歌为辇后鼓吹大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