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第六章 奴隶皇帝(2)

石勒不识字,但悟性和理解力出奇的好,他让君子营的儒士给他讲读《左传》、《史记》、《汉书》,听完之后,总会提出正确的意见和独到的看法。比如当他听到汉书中的一段,郦食其劝刘邦重新恢复六国的故事后,非常吃惊地说道:"这主意太混账,刘邦怎么可能得到天下!"儒士们赶紧继续讲,张良劝刘邦不要听郦食其的办法,石勒松了一口气:"幸亏有张良啊!"羯族是个小族,最终能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中原政权,和石勒的才干是分不开的。

自古成大事者必有智谋之士的辅佐,石勒也不例外,他的张良就是张宾。张宾字孟孙,少年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志,常自比西汉张良,叹自己未遇良主。等见到石勒的军队之后,张宾对身边的人说:"我一一观察那些战将,没有比得上这位胡人将军的,可以和他一起成就大业!"然后手提长剑诣军门大呼请见,石勒见他一介书生,开始并未重视。后来,张宾多次向石勒献计,机不虚发,算无遗策,石勒这才注意到军中尚有如此奇才,安排他做军功曹,凡事必和他商量。石勒在汉人下品士庶、怀才不遇的儒生们的帮助下,加上他英勇善战,军队横扫河北,很快成为当时一支无敌的力量,不过,他明白,最终任务并不是河北而是洛阳。

公元309年十月,已经称帝的刘渊第二次攻击洛阳再次遭到失败。扫除洛阳的外围,成为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任务,刘渊封石勒为镇东大将军,并派出征东大将军王弥会合石勒攻掠河南。石勒采取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沉重打击了洛阳周围的晋军,彻底切断了洛阳与荆江地区和淮南地区的联络,为汉国攻占洛阳打下基础。在这一系列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石勒卓绝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指挥军队忽东忽西,指南打北。公元309年十一月,石勒自信都南下攻取黎阳,310年正月率军南渡黄河,攻克白马,与王弥带领的三万人会师。二月,石勒袭取鄄城,杀兖州刺史袁孚,攻占仓垣,杀王堪。就在人们以为石勒要攻打许昌、洛阳之时,他又出人意料地北渡黄河,重新攻占冀州诸郡,得到河北人民的拥护。十月,石勒再次率骑兵两万渡过黄河在渑池打败晋国监军裴邈长驱入洛川,出成皋关,围陈留太守王赞于仓垣,这次战役被史书这样记载 "为(王)赞所败,退屯文石津。"其实这不过是石勒采用的声东击西之计,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切断洛阳与荆江和江淮地区的物资补给线,果然石勒率军直扑南阳,晋廷仓促之间派兵一万防守襄城,被石勒接连打下襄城、宛城,继续向襄阳进发,攻拔江西垒壁三十余处。

石勒的战略目的达到,洛阳孤城一座。京师饥困日甚,太傅司马越再也坐不住,派遣使者以羽檄征集天下兵马入援京师。晋怀帝对使者哀叹道:"告诉他们,马上发兵还有救,晚了就来不及了。"然而各镇长官一则不满司马越专权,再则被石勒声威所震,竟无一人至洛阳。

东海王司马越执政,以王衍为司徒,用其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青州都督,以琅琊王司马睿为扬州都督,三将分据三地以确保半壁江山。青州战乱,王敦退保扬州,司马越所依赖的地区只有荆江和江淮,现在被石勒切断三地的联系,不但两地的物资供应不上来,后路也被石勒堵死。司马越深知事态的严重,身着戎装入宫面圣请求征讨石勒。晋怀帝大惊,你把兵马带走,洛阳怎么办?后世评论司马越时,总喜欢指责他把晋怀帝丢下不管,是导致洛阳陷落的罪人,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只能是唯一解决的办法,试想如果司马越困守洛阳,也许洛阳可以多支持两天,但各地的援兵不到,洛阳缺乏物资粮食供应迟早失陷。如果把皇帝带走,人心一散,洛阳马上就会丢失,司马越的大军必定会受到汉国主力部队和石勒的南北夹击。把皇帝留在洛阳,激励军民死守的斗志,自己率主力与石勒决战,用他的话说:"臣出,幸出破贼,则国威可振,犹愈于坐待困穷也。"我与石勒决战获许有机会,固守洛阳只有死路一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