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奴隶皇帝
石勒,字世龙,幼时起名叫匐勒,上党郡武乡(山西武乡县)羯人。他的祖先属于匈奴别部羌渠族。祖父耶奕于,父亲周曷朱,都曾经做过部落小头领。羯族人高鼻深目多须,典型的中亚人特征,是入塞匈奴十九个部落中羌渠的后裔,信奉拜火教,与匈奴不是一个部族,据考证,可能是今塔什干一带的人,应该说两汉魏晋时代的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相当大的领土。羯人入塞之后在上党郡与汉人杂居共同生活。羯族人进入塞内依旧保持原有部落的特征,聚集在一起从事耕田﹑沤麻等农业活动,石勒家世代做部落小帅,属羯族贵族。石勒从小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十四岁跟家乡商人郭敬到洛阳贩卖货物,在洛阳上东门倚门吹口哨,啸声高亮,如龙吟如凤鸣,引起时任晋廷太尉王衍的注意,王衍对左右道:"这个小胡声音奇特,恐怕将来会给天下带来灾难。"派人去抓时,石勒已经离开上东门。
石勒年长之后,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后代父为小帅,因管理有方,深得部众信任。太安年间(晋惠帝年号公元302-303年),并州发生饥荒,好些人被活活饿死,石勒部众亡散,各自到四方讨生活去。石勒为填饱肚子,东跑西颠,四处流浪,先后到过许多地方均混不上饭吃,最后还是回到家乡投靠小地主宁驱。当时天下大乱,流行抓胡人到中原去卖钱,强盗也抓,官府也抓。石勒在宁驱的保护下未被抓走,但藏在宁驱家里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只得再度出走,路上饿得实在没办法,仗着胆子打劫行人吃口饭。可巧遇上家乡熟人做小买卖的郭敬,他乡遇故知,石勒流着泪哭诉自己的悲惨命运,衣服穿不上,东西没得吃。郭敬相顾流泪,世道就这样,不光你石勒吃不上饭,好些人都吃不上饭呀!郭敬也够义气,把货物低价卖掉,给石勒买上衣服、食物。石勒给郭敬出主意,说:"总是吃不上饭这也不是办法呀!现在羯人饥饿无食,不如我们诱骗他们去冀州(河北省南部)求食,到了那里,把他们卖了,你得身价钱,羯人得活命,双方都有益处。"石勒这番话表明当时羯人的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郭敬表示同意,两人刚刚骗了一帮子羯人,不料当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也在做这笔买卖,军队四处捉拿胡人,两人一枷,卖到冀州换取军需物资。石勒二十出头,身强力壮,自然逃不过去,一并卖到茌平(山东茌平县)地主师欢家做耕奴,师欢见石勒相貌堂堂,勇健有谋,认为他将来必定是个人物,怕他闹事,解放了他奴隶的身份,让他成为一个自由民。
从少数民族贵族到奴隶再到平民的遭遇让石勒对社会世道极度不满,对西晋统治者充满憎恶。八王之乱进入高潮,战争频繁,中原大乱,民不聊生,石勒挺身走险,踏入江湖,他在山东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人结义为盗,后来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人又加入他的小团体,十八人骑骏马纵横山东、河北,打家劫舍,来无影去无踪,号"青冀十八骑"。 俗话说:"官逼民反,不得不反。"你不把老百姓当作儿子爱护,老百姓也不会把你当成父母奉养,盗贼、强盗、绿林、江湖,这些名词就是称呼石勒他们的。如果不是为了生计,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欲望,别着脑袋进入黑道实不足取。
八王之乱接近尾声,成都王司马颖被杀,刘渊借为司马颖报仇起兵,建立汉国。司马颖的旧将公师籓自称将军,起兵赵魏反对执政的东海王司马越,众至数万。石勒以十八骑相投,并正式给自己起名字叫石勒。公师籓死后,汲桑成为队伍的首领,石勒到处劫牢反狱招收山泽亡命之徒,拉起一支凶悍的队伍,追随汲桑,转战河北等地。
石勒受尽苦难,九死一生,从奴隶到将军的历程,养成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干,也养成了强烈的破坏倾向和快意恩仇的性格。他对晋朝的高门士族仇恨极深,认为造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贪官污吏和坐享其成的高门地主,他的军队凡俘获二千石以上晋官,除去清廉的官员,其余全部杀死。他攻入城池,烧杀劫掠,俘获敌军,尽皆坑杀,一场战争下来,活埋的俘虏成千上万。公元307年,他和汲桑攻破邺城,杀死晋国新蔡王司马腾,杀害士民、掳掠妇女、抢夺珍宝,并学楚霸王项羽火烧宫室,曹操费尽心血营建的邺宫一片火海。司马越反攻邺城,汲桑石勒战败,石勒渡过黄河西投刘渊,凭借自己的才干屡次招降各地的义军,深得刘渊器重,被刘渊委以方面重任,让他总督山东征讨诸军事。
公元308年(晋永嘉二年)是石勒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他被汉主刘渊任命为辅汉将军率军转战赵魏之地(河北河南一带),正式成为方面大员,拥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并在第二年建立了附属自己的政治集团- 君子营。石勒以三万之众先后攻克魏郡、汲郡、顿丘,百姓望风降附者五十余垒;石勒对壁垒的垒主一并授予将军、都尉印绶,挑选五万强壮者编入军队中,而后继续攻掠巨鹿、常山,人马迅速发展到十万余众。石勒十分注意吸纳人才,将归附的有身份的人士,特意编成君子营表示尊重之意,如此一来,以赵郡张宾等一大批智谋之士纷纷聚集到石勒身边,石勒以张宾为谋主。至此,石勒笼络了一批下级士族、庶族地主为其出谋划策,以羯人、匈奴人为军队中的主力为其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