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妈妈,我想自己做一回主(16)

我想拥有一片蓝天,

我想化作一只小鸟,

我不想精美的食物,

也不想听人摆布,

我祈祷你们打开鸟笼,

让我冲天展翅,

让我去追逐梦想。

你们醒醒吧,

别再用爱的呵护,

捆住我的手脚。

孩子说自己是父母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无奈地任父母呼来唤去,心理强烈的压抑感如哽在喉咙的骨头,不吐出来不快。

许多父母教育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按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理想去教养,没有把孩子的快乐、幸福、自尊作为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来思考,使孩子失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了考试的机器,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自由,是孩子的奢侈品,是孩子渴望而不可即的向往,许多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产生了厌世的想法,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呢!

家长教育孩子,应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给孩子自由的选择权,让孩子有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根本没考虑教育方法,只随心所欲地对孩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强制、压迫孩子,剥夺了孩子选择自由的权利。没想孩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拥有平等的权利。

这样做是在奴役孩子,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就有权利践踏孩子的尊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附属品。

孩子有自尊,也需要尊重,不要以嘲笑、讽刺、冷漠、剥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自由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把孩子当成权利的主体,理解与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长的关怀和宽容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关心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关注孩子的幸福,所有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要在孩子拥有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不管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有融入社会的竞争能力,既然教育是为了孩子好,就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喜欢,让孩子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

本章解读3

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所有的家长都爱孩子,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快乐和健康的成长,为什么家长的良苦用心孩子不理解,而且还反感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家长的严密监控很反感,好像父母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盯着自己,孩子没有一点儿自由支配的时间,失去了自己喜欢的权利。想干什么都不行,都得听父母的,所以孩子的情绪烦躁,想发泄压在心底的郁闷,无奈的表现只限情绪的表达。

家长爱孩子,就要寻找最佳爱孩子的方法。青春期的孩子对自由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唯我独尊的,觉得自己什么都正确,爱表现自己,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家长凡事要孩子听自己的,孩子肯定不愿意,即使家长要孩子做的是为他好,孩子也不愿接受。

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心理要求,满足孩子青春期心理的需要,采取顺势引导的办法,把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上,启发孩子自己做决定。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特殊时期,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趁孩子想要权利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给孩子机会,孩子会竭尽全力做到完美的。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放手,不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放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养成,为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对孩子放手,就意味着孩子要承担责任。家长交给孩子责任时,一定要把什么是责任给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在没选择前,要有效预测选择的后果,要承担的责任,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责任。

孩子明确了自己的责任,知道得到选择权的同时,要为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家长这样做,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尊重,增强自信。面临选择,不会草率,能慎重面对。不能因拥有了选择权,而随心所欲的胡作非为,认识每一次选择都要为自己的生命和行为负责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