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心想着自己的母亲和被忽视的女儿:(8)

“舞台母亲”与“歌舞女郎”式的女儿

1981年,43岁的电影明星娜塔莉?伍德不幸溺水而亡。这位电影女明星的母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舞台母亲”。

娜塔莉?伍德与母亲

童年时代,娜塔莉扮演的最有名的角色是《三十四街奇迹》中的苏珊?沃克。后来,她又接连出演了《无因的反抗》、《马乔里?莫宁斯塔》、《天涯何处无芳草》、《西区故事》以及《玫瑰舞后》等影片。《玫瑰舞后》讲述了著名的脱衣舞娘吉普赛?罗斯?李传奇的一生。《娜塔莎》(Natasha,娜塔莉在俄语中的拼写)一书的作者苏珊娜?芬斯塔德在书中写道:“娜塔莉中了邪一样地被这个脱衣舞娘的角色所吸引,片中舞娘的母亲是所有舞台母亲之最。”

女儿是实现母亲幻想的载体:娜塔莉的妈妈玛丽亚动荡而悲惨童年是在革命时期的俄罗斯度过的。她满心希望培养出一个电影明星女儿,能够实现自己未尽的梦想,特别是有一个占卜者预言说她的一个女儿将拥有美貌与名声。在移民到美国后,据说玛丽亚有意选择在电影院附近安家,抚养还是婴儿的娜塔莎,希望这个小婴儿能沾上点“明星气质”。事实证明,成年后改名为“娜塔莉”的她果然出落得美貌动人,并且声名鹊起。不过身形娇小的她总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同时代拥有雕像般优美身材的女演员们,并且娜塔莉还对自己的明星身份信心不足,觉得自己不像其他女演员那样是真正的艺术家。

“歌舞女郎”式的女儿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愿望:芬斯塔德在书中描述了娜塔莉因为太专注于满足母亲的愿望,反而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娜塔莉在和男人的交往中寻求母爱,并借助酒精填补内心的空虚。后来,娜塔莉溺水而死,讽刺的是,溺水是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她母亲也一样。在芬斯塔德笔下,玛丽安迫切需要通过女儿实现理想的最后证据是,在娜塔莉死后,她的姐姐转述母亲的话:“上帝创造了她,而我造就了她。”

玛丽安和娜塔莉又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母亲的愿望强加在女儿身上,并且进一步加重了女儿嘉年华之镜式的自我形象。在她们母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扭曲的自我形象之间是有关联的,前者认为自我价值取决于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后者认为自我价值关键在于观众的掌声。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种“舞台母亲”与“歌舞女郎”式女儿的模式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上演。

朱蒂与母亲

朱蒂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觉得自己像一个展览品。因为妈妈科琳在让小朱蒂见客人之前,非常注重女儿的穿着打扮、头饰发型,又或者在进入某个聚会的前一刻,朱蒂感觉妈妈的目光焦灼地在自己身上上下打量,仿佛在确认她是否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表现”。科琳有三个姐妹,小时候,她一直觉得在一群孩子中自己没有办法脱颖而出。现在,把朱蒂推向聚光灯,让自己的朋友尽情观赏,做母亲的科琳也可以得到自己小时候一直渴望拥有的关注。而这种做法对朱蒂的自我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她觉得如果自己没有扮演好这个“名人的角色”,自己就不配拥有母亲的爱。

泼冷水的母亲与被泼冷水的女儿

在下面一对母女关系中,母亲总是语出伤人,让女儿感情上备受创伤。这个女儿就是埃莉诺?罗斯福,母亲的言行扭曲了她的自我形象,让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