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亲形象(2)

这样的母亲形象,对于贾米自我形象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强化作用呢?在贾米幼儿时期,体育活动并不能为她带来母亲的关爱,于是贾米对玩玩具就不大热衷了。这样的情况持续到她3岁时,她的肢体自由度比以前降低了不少。并且,贾米一直认为自己感觉自由的时候容易招人讨厌,她渐渐形成了为讨他人欢心,凡事迎合他人的自我形象。而她心目中母亲形象无疑加强了这一遗传自母亲的自我形象—当她为同时入

选网球和垒球联队兴奋不已的时候,她又决定退出网球队了。因为妈妈的形象在告诫她:别对这类活动太过热衷。

母亲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当时我上二年级,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夹克衫不见了,就急得哭了出来,边哭边说:“这下子妈妈会杀了我的。”老师把我领到一边,温和地望着我问:“你真的觉得妈妈会为了一件夹克衫杀了自己的孩子吗?”我记得当时这番话让我镇定了下来。多么善良的老师!不过回想起来,我7岁的时候就是这么看待母亲的,虽然她确实不会把我怎么样。我觉得直到现在我还总是不敢接受新的挑战,也是因为对妈妈的恐惧。在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是还有种莫名的担心,觉得要是不小心搞砸了什么,比如像二年级时弄丢了夹克衫,妈妈一定不会放过我?

莱斯利心中的母亲形象,一半源自童年时期母亲的实际情况,一半源于自己的臆想—根据从婴儿时期起母亲的样貌、习惯、个性,以及她同自己的相处方式,在脑海里塑造的形象。现实与臆想交织成我们心中的母亲形象,牢牢地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指的是头脑中有一部分不为自己察觉的记忆,这部分记忆通常在我们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之前就形成了。而潜意识恰恰在我们长大后,还在很大程度上隐秘地主导着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马克?索姆斯与奥利弗?特恩布尔合著的《大脑及内心世界》(The Brain and the Inner world )告诉我们:早期的记忆在大脑神经通路形成时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其后影响我们的处世态度。作者在书中写到,虽然如今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都遭到质疑,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还是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我们大部分的想法正是根植于潜意识。关于

母亲形象也是如此,它是现实与臆想两者合力的产物。

母亲形象的臆想属性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特别是还没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情以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臆想出来的母亲形象就开始成形。这种臆想的依据主要是客观地表现我们对母亲的所思所感,以及情感反馈。每个人对于现实的把握程度都不一样,有的被夸大,有的被缩小,还有的被扭曲,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时看到的景象。在年幼弱小的我们眼中,母亲是如此威严,高高在上,她的怒气令我们胆战心惊,她的缺点更加不为我们所容。一般来说,在存亡的关头,负面因素会被放大(这点在以后还会加以讨论),所以,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母亲身上的负面因素也会被我们放大,毕竟那个时候是她主宰着我们的生命。对我们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咬伤喂养我们的那双手。(特别提醒一下,因为我在这本书里使用了“臆想”一词,有可能会引起误解,让人联想到“精神疾病”。其实“臆想”本身是指“不现实的猜想”。的确,有时候过于沉溺在幻想中会让人看不清现实,引发心理疾病或障碍,但臆想其实是人的思想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有好也有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