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亲形象(1)

女儿心中的妈妈

她抱起我的一瞬间,身上的气息包围了我……这种味道永远刻在我心里,就像肉桂一样清晰可辨。

—苏?蒙克?基德(摘自《蜜蜂的秘密生活》)妈妈去世几年后的某天,我又回想起她临终的情形,那一幕清晰如昨。那一刻,我暂时放下自己作为女儿的身份,单纯地从一个心理治疗师的角度自问:成年后,妈妈在我心中的形象和童年时期相比有何不同?我想起五英尺的她,婴儿般地窝在冷冰冰的钢板病床上,显得更加弱小。就是这个病弱的、拇指姑娘一般的妈妈,在我童年时期的记忆里,就像巨人般威严强大。

什么是所谓的母亲形象?

成年后,妈妈在我心中的形象和童年记忆中的光辉影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她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夸大了她现实中真实的样子。现在,我身体里的心理治疗医师又在发问了:即便是现实中身材娇小的母亲,在年幼的女儿眼中到底是何等的高大、何等的厉害?和所有小朋友一样,幼小的我看到的妈妈比现实生活中的更强大。毕竟,她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

在当上心理治疗师后,我才意识到妈妈在抚养我的过程中,心里一直保留着她孩童时期的心态。我感觉到妈妈非常在意自己在她母亲眼中是否特别,即便外祖母已经去世,这种心态还是没有改变。尽管我意识到了这一点,理论上也很肯定这是正确的,但妈妈在我心目中强大的形象还是一直存在,直到我努力改变了这种自孩童时期就根深蒂固的印象。

这种童年时期建立的母亲不可磨灭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母亲形象,并且不论好坏,它都将陪伴人一生,即使大部分人对此毫无察觉。这种感知可能来自母亲的长相、语调、话语中传达的信息或者她抚摸你时的触觉。母亲形象如果是积极的,它会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有助于形成真实的自我形象;如果是负面的,则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缺乏安全感,造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母亲形象对我们的影响长远,不论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不论是皆大欢喜时还是危难当头时都有所体现,只是大多数女性都没有察觉这一点。

乔安娜的评论很能说明,现在对母亲的感觉和童年时期母亲形象反差鲜明:“这个瘦小的70岁老太太,这个连内衣和裤子都要我帮她挑的老妇人,就是小时候强悍可怕的母亲吗?!说起来真可笑,我现在还担心她会冲我大吼大叫,而她现在就只会小声嘀咕。”

母亲形象:一种无意识的母亲的替代品

即使母亲抚养我们时觉得自己满身缺点,在我们眼里她还是像奥兹巫师一样无所不能。那时,幼小的我们必须依靠她方能生存,并且需要她的力量带给我们安全感。当然,长大后我们就会发现,正像朵拉思在她的书中写到的那样:“在那条黄砖路尽头,是一个疼爱我们,处处为我们着想,却并不完美的普通人。”

母亲形象所传达的讯息

尽管如此,母亲的形象却一直在和现实唱反调,它误导我们,我们却照单全收(我们不像幻听症患者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这种母亲形象发出的声音全然不被我们察觉)。因为它是幼年时期母亲忠诚的替代品,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如此强大,充满力量。贾米的经历说明了母亲形象和我们童年时期的母亲是如何呼应起来的。贾米印象中的母亲形象对于贾米热衷运动持保留意见,就像贾米小时候太顽皮,母亲就要不高兴一样。(贾米的妈妈和贾米的外祖母一样,对自由运动有种恐惧感)多疑—贾米心中母亲形象—正好加强了童年时期她对妈妈的印象,不准她一个人单独走动,于是贾米就主动减少体育运动时间,以此来取悦母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