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得非常好。当别人看着你的时候,他们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上,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上非常有吸引力的女人。”

嘉年华之镜式的自我形象

随着我和珍妮对自我形象认识的逐步发展,我找到了四个关键概念。多年来,我将这四种概念运用在众多女性客户身上,引导她们探寻真实的自我形象,摒弃他人看法对她们的影响。首先,如果你的母亲的自我形象是扭曲的,那么很可能她也是透过这种扭曲的视角来看待你的—特别是她把你和她看成是一体的。第二,这种无法反应你真实自我的观点,会让你对自己的看法也出现扭曲。第三,当你看到母亲扭曲的自我形象不再影响你对自我的看法时,你就获得了更为真实的自我形象。最后,这种转变让你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提醒:这里的“母亲”指的是“童年时期的母亲”—抚养你长大时期的母亲。)

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代女性其实都将嘉年华之镜一般的扭曲的自我影像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嘉年华之镜式的自我形象,即扭曲的对于自身的看法,从祖母这一辈传下来(通常祖母也是从她的先辈身上得到此种形象),然后母亲再传给女儿。有时候,女儿扭曲的自我形象和母亲、祖母如出一辙;有时候,虽然看起来不尽相同,但在表象背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共同之处。

女性身体形象问题

虽然在本书中,我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女性自我形象,但我关注的焦点还是“身体形象”。种种原因导致这一主题最能切中要害。我们现在的形象、母亲当时的形象以及祖母过去的形象都是女性自我价值判定的关键要素。而我发现,如果一位女性的“身体形象”发生偏差,这种偏差也会连带影响到自我形象的各个方面,包括人际关系、工作以及社交上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有对于自己女性魅力的看法。

混合的自我形象

在纸上的“自我形象”可能看起来不是黑就是白,不是真实的就是扭曲的。其实很多情况下,自我形象都混合了准确和有偏差的看法。

贝琪是一名31岁的销售经理,她的自我形象就是一种混合的状态。在工作中她的自我形象就出现了偏差,对于下属她常常都显示出较强的控制欲,但贝琪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反而还觉得自己对手下挺随和的。不过这种扭曲的自我形象并没有妨碍她事业上的成功,因为她的老板认为,身在主管之位,想要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这种权威性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在社交方面,这种扭曲却对她很不利,因为在工作之外,在和朋友相处时贝琪也总是喜欢发号施令。对于失去友谊失去朋友,贝琪觉得很不开心,可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她需要怎样的帮助。每次一段关系走向冷淡,贝琪总是会把责任推到朋友的身上。

大家可以看到,自我形象是很多视角的混合。虽然我们会用一些看似“绝对”的词语描述,实际上自我形象绝不是绝对的—它们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深浅不同的灰色。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我们真实的自我以及自己的发展潜力都不可能分毫不差。用来描述自我形象的术语,比如“扭曲的”、“不准确的”、“有偏差的”以及嘉年华之镜等,都只是指出你对于自己的看法以及真实的自我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你能摆脱母亲扭曲的自我形象对于自身的影响,你就能获得更多满足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