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业——东京模式与大阪模式(5)

我的百货店

日本的百货店,不论是三越,还是白木屋、松坂屋,大多数都是从做布匹、丝绸生意开始的,也是以此为中心慢慢发展起来的。吴服店即卖布匹、丝绸等的店铺,日本称“吴服店”。——译者注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女性,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性。从前姑娘出嫁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习惯,即要买齐几十条丝带、几十套衣服,以及几个衣橱、衣柜等够一辈子用的东西。作为能一手备齐这些衣物、用具的吴服店,自然相当有利可图。

之后,随着欧美文明制度的传人以及风俗的改变,这些小百货店为了适应这种制度,终于迎来了改变的时机。在明治三十三年,三越首先改变了旧式的座卖式,而尝试了陈列式销售的方式,商品的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首先,不仅摆放匹、和服用的衣料等,还摆放了西式服装。既然摆放了西式服装,领带、衬衫、袖口也必须要摆放。不仅如此,皮鞋、帽子也是必须的,散步用的拐杖、工作用手提包也要摆出来。衬衫里面要穿的线衣自不必说,手表、眼镜也必须要摆吧。这样,种类就不断地在扩大,到明治三十七年末,初步具备了现代百货店的雏形,最后赢得了今日的繁荣。

现在,仅仅在东京就有三越、白木、松屋、松坂屋、高岛屋、布袋屋、美松屋等众多百货店,再加上分店等店铺,其总量相当可观。不管哪家店铺,每天都会吸引着众多顾客前来消费,其销售额也很巨大。而且,特别是在这些总店、分店与车站之间都有购物班车相连,恭迎顾客的到来。

今日的百货店之所以能经营得这么好,当然主要是因为顾客的光顾,因此为了顾客的方便而开行免费的接送班车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了。但是从今后将要经营百货店的人的立场来考虑的话,没有比这个更愚蠢的事情了。因为,之所以需要开行接送班车主要是因为百货店离主要车站太远造成的。

我的考虑如下:在现代生活中,百货店要保持其便利的特性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并且经营上,就是开行免费接送班车也照样能赚钱。倘若把这个与自己经营的电铁事业结合起来考虑怎么样呢?

我们阪急急行每天都运送十二三万的乘客。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买东西,但是像买香烟、吃午饭之类的事情,谁都有可能做。为了买个香烟或吃顿午饭而特意坐班车去某个百货店,倒不如在车站附近新开个顶用的百货店。

有着这种想法的我,在十年前就对经营百货店很有兴趣了,并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调查。电铁公司经营百货店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吧。

但是,虽然在日本、在世界上都没有前例可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好,想开一个试试。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首先在梅田站(往神户方向的电车候车)建了一个小建筑,试着让白木屋做做看。开业之后一看,其销售业绩很不错。

于是,我也是越来越有信心,然后是想依靠阪急自身的力量来专心致志地经营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百货店。

在着手实施之前,首先我平时都会去找在松屋工作的挚友们讨论,谁都说可以做,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让我做。也有人衷心地劝告我说,与电铁事业等不一样,经营百货业确实是一个很难的事业,请您放弃吧。

每次听到这样的意见,虽然口头上说着您说得很对,但是我总会按照我的想法脚踏实地地推进自己的计划。

地址选在了以大阪市北区角田町六十号地的阪神急行神户方向的候车区域为中心的地方,建筑用地面积为二千七百三十七坪,总建筑面积达到了六千二百四十坪。第一期工程在昭和二年十二月十日开工,昭和十年三月末竣工;第二期工程昭和六年二月二日开工,同年的十一月三十日竣工。其上层最近仍在继续建造,所以全部落成之后其建筑面积能达到一万五千坪,届时将成为比现在的白木、三越还要大的店铺。

因为是阪神急行直营的百货店,所以其名称也为阪神百货店。

因为是初次尝试,所以不论是牌子还是传统都没有。万事都是新的,所以营业方针等必须要毫不偏颇地符合现代人的要求。

在购物的方便性这一点上,仅凭阪急电铁多达十二三万人的乘客就已经胜过了其他的百货店。不仅如此,还要必须为“物美价廉”的标语奋斗。“薄利多销”虽是句老话,但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诀窍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