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业——东京模式与大阪模式(4)

在人的问题上,东京与大阪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东京要成为成功者,都必须有政府背景或得到政府的推荐。除去由日本政府任命的,日本银行的总裁或与此相当的公司的负责人,东京的确有大量的人才聚集,在政府部门或大资本家手下工作的人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从底层辛辛苦苦、慢慢地提拔成为“一国之主”的人好像少之又少。在人事关系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铺面大的商店固然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比起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倒不如得到某种特权一跃而上来得快,这也成为了一个潜规则。可能是看惯了这些,在东京以实业为中心默默无闻地工作的生意人少之又少。

为了更好地经营事业,通过自己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地工作,而不是寻求政府的关系或推荐的人在东京几乎没有。所以我时常会想,我们这些实业家要想在东京立足难道不是要抓住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工作的机会吗?因为不与政治产生任何瓜葛而以事业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在东京没有成功的范本,所以人们认为这样的方式不可能很快取得成功,或者认为这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因此在大阪,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锻炼,即使是从别的地方“空降”而来的人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受到重用。而且在人际关系方面,我认为大阪有很多好的地方。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最近住友势头强劲,他们正是得益于不依靠任何官员,而是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有人认为东京作为治中心也理应是财界的中心,但是我认为今后唯一能维护大阪荣誉,能与东京对抗的只有住友一家。

这是因为,在铃木先生重视人才的方针下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聚集于此。也不是批评其他公司的不好,只是我认为只有住友才能做到那种程度。并且,中桥先生植根于大阪的商船公司的人才也很不得了。中桥先生虽然现在离开了商界投身到政界,在一九三零年前后加入大阪商船公司时并没有借助任何政治力量,而仅仅是依靠广聚人才才做到了这一步。而且,当时那些人才如今在大阪的实业界都很有实力。从宇治川电力、日本电力以及其他大阪商船系统出来的人很多都仍在大阪工作。他们都是人格高尚的人。

这也是得益于中桥先生广聚人才的做法。日本邮船公司借助政府、官员的力量才做到那一步,而没有凭借任何政府力量的商船公司,虽然相比之下还是有点小,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信用,是在做真正的事业,从这点上就能看出该公司就是踏踏实实做事之人的集合体,是一种好的模本。在日本邮船公司,从政界退下来的老官僚总是会“空降”到公司成为社长。而且,他们总是干涉这干涉那,才使原本那么好的一个公司沦落到今天这个凄惨的境地。虽然还是个很不错的公司,但是总让人有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感。虽然这一点上商船公司显得很匮乏,但是我认为团结一致、认真工作的这个团体的可靠性还是值得推崇。我认为,这些也就是真正做事业的团体与凭借政府权力不断徘徊的团体的区别吧。

虽然说比较人事关系与事业盛衰之类的问题看起来很有趣,但我作为身处其中的当事人,以及从在东京工作的这个立场来看,在接触这些事的时候我不得不谨慎,这也是我变得老成了的一个证据吧。简言之,实际上我是想对关西财界的那种不苟合东京、对政治以外的事务一根筋做下去的精神,表达我的崇拜之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