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经历这五年来的风风雨雨,才知道养虾不像小孩子养金鱼那样简单,而且要养什么都不放的“无毒虾”,难度真的是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人工拔草,打造天然无毒虾池
选择在宜兰养虾,是听说这里有亲潮和黑潮交汇,这样的水域养出来的海鲜特别受欢迎。不过在雪山隧道开通之前,交通是个大考验,我、Alan、沛玉和她的老公墨玺,每隔一个星期,两对夫妻得轮流开车走北宜公路,绕着九弯十八拐去宜兰看虾池。
当我们在宜兰壮围找好地点,紧接而来面临一连串的挑战。基于对环境的保护,我坚持不用除草剂,鱼池周围的杂草,决定以人工方式拔除,不仅费时耗工,也增加不少成本。
培养生态池,我的虾子有如在大海中成长
接下来更专业的事来了!养虾池底必须翻耕,接受阳光的暴晒和消毒,虽然麻烦,但还是要有耐心地慢慢做。而且,我要我们的池子晒得到阳光,因为我不想把虾子养在不见天日的室内或桶子里,感觉实在太不自然了。
再来,我们的无毒虾,要以天然的海水养殖。一般虾子用淡水养,只要90天就可以成熟;用海水养则需要历经4个半月到5个月的成长,虽然养殖时间越长,风险和成本就越高,但虾子的肉质较Q、较甜。
养虾池的水源必须稳定而干净。宜兰以往也是个养虾十分密集的区域,但大多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养殖,但因临近海边,所以地下水的盐度很高,而且超限抽地下水会造成地层下陷,水源质量也容易不稳定。请教专家后,我们决定付出七位数以上的代价牵海水管。海水引进后还不能直接使用,得先培养生态池。我们要模拟大海的天然环境饲养鱼类,等养出丰富的藻类之后,才把养好的水拿来养虾,这需要时间,当然代价是花更多钱。
一个池子可以投放多少虾苗,是需要计算的。有位热心的养虾阿伯告诉我,1亩地要放入150万~200万尾的虾苗。之所以要放这么多,是因为在收虾之前,得历经三道关卡:(1)从苗场到放入池中,大约会报废二成;(2)从适应水质到第一次春夏之交,水温会上升,很多虾子熬不过;(3)虾子长大必须换壳,每15天就换一次,每次要1~2天,这时所有的虾子聚在池中央,万一不小心被其他同伴刺到,虾子就会生病,甚至死掉。唯有熬过这三关,健康的虾才能被收成。
但几经思考后,我决定改变做法,把虾苗数大量减少到70万尾,给虾子更理想的生长环境。尽管收虾量大减,虾的存活率和质量却大大提升。这个乍看简单的决定,却是我摸索好多年,才找到的心得。
除此之外,还要研究水质稳定的监控、收虾步骤和速度、冷冻和包装、如何建立消费平台等,这些我从来没想过的环节,竟一一浮现,变成我这五年来日思夜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