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迈向人性的教育

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是孩子、家长、教育工作者还是主管官员,到过华德福学校的人,总会被她那充满生命力的校园氛围、美丽的教室、丰富的课程、快乐而专注的孩子所吸引。那么,这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世界性教育,究竟和其他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呢?

华德福教育具有很多特征,而“人性化”则是其中之一。就像本书展示的那样,华德福教育首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换牙齿(6岁前后)、出现自我意识发展危机(9岁前后)、开始青春期(12岁前后)——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华德福教育关注孩子的想法、感受、做法。如本书所示,体验入手,整体出发,让所学的东西与孩子产生联系,使之有意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除了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教育实施和细节也同样重要。在本书中您会看到大量例子:

如何布置教室?如何开始一天,结束一天?什么样的教具最合适?

如何准备第一节课?如何开始一节课,结束一节课?一节课之中如何过渡?课与课之间如何过渡?如何与不同个性的孩子合作?如何安排他们的座位?怎么给孩子过生日?教学材料如何选择?如何选择课外读物?如何安排班级旅行?如何开家长会?如何写孩子的评估报告?如何开一个有意思的教师会?如何与同事、家长合作?如何了解不同的孩子?教师如何自我提高?

这些实际的例子传达的是对孩子的关怀和对人性化教育的要求。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本书开始部分描写的新生入学过程,从招生说明会,到新教师与家长见面会,再到新生入学典礼,一步一步细节如何实施,其间无不透露着对孩子的关注和对细节的追求。我曾在公立学校执教12年,在成都华德福学校执教7年,越来越认识到,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念和方法最终都要落到对孩子的关注和细节上,即教育的人性化上。教学研究应该是专业的、精良的;教育过程应该是细致的、富有人性的。

从成都学校算起,华德福教育来到中国大陆已经有7个年头了,很多朋友慢慢了解了这种教育,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华德福教育依然十分新鲜。它独特的评估体系、自编的教材、综合性主题教学的形式似乎都振奋着人们的神经,也给希望教育改革的人们提供了一扇窗口、一种可能。但是,能够从书中的描述里去想象,以管窥豹,然后去思考孩子的本质和自然天性,才是本书对于中国老师,对于那些愿意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真正的意义所在。

关于翻译本身,华德福书籍有些为斯坦纳所著,有些则为德语其他作者或英语作者所著,因此名称和术语的使用和翻译难免有出入,比如斯坦纳也被译为史代纳、史丹纳等,但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另外,“时段课”也被称为“主课”,是一种阶段性的主题课程,例如在四年级的某个阶段,会集中学习“动物”这一主题。时段课老师当然也承担着班主任的职责。华德福学校主张由同一位时段课教师将同一个班级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八年级,这样不论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还是教学工作,都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本书由田达生老师从德语译出,田老师曾是大学德语教师,退休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学习华德福教育,现又积极推动华德福教育的德文翻译工作,不求名利,堪配“可敬”二字。德国是华德福教育的源生地,始终是华德福教育的标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有一些厘清正源的效果。

李泽武

2010年7月10日

写于温德希泰因华德福学校德国纽伦堡

2011年4月修改于成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