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治疗故事的创作(17)

我曾有幸听过一位名叫“飘浮的鹰羽毛”( Floating Eagle Feather)的美国故事家讲故事。他从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开始:

有些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我相信世界是由故事组成的。你怎么看呢?

为孩子写故事或讲故事之前,需要搞清楚自己内心的信念。当你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会敏锐地感觉到,你是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还是置身于故事之外,或者只是“编造”一些自己无法与其真正建立联系的东西。

如果孩子问:“这是真的吗?”我们该怎么回答呢?很多童话在一开头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童话故事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或者“在许愿依然可以起作用的古代……”,这就表明故事发生在一个不同于日常现实的层面。南希 ·梅隆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故事家,她建议说,如果孩子坚持问故事是不是真的,可以简单地回答“让我们再听一遍吧”,或者有时候可以带着惊叹的语气说:“我觉得它比真的还要真!”自然故事的真实性

创作自然故事时,一定要考虑到真实性。如果你的故事讲到风吹过彩虹桥,并且需要提到彩虹的颜色,那么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颜色的顺序弄错了。(当然,除非在故事里,彩虹的各种颜色混到了一起!)如果故事是关于小袋熊的,最好先研究一下它是如何从后下方——而不像其他有袋动物那样从前面——钻进妈妈的袋子。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一个同事在讲小袋熊的故事时就犯了这个错误,班上的一个孩子纠正了她。从此以后,她写自然故事时,会很认真地去做调查。

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可以大大丰富故事创作的灵感。关于动物的栖息地、饮食和性格等,有许多重要而又吸引人的事实,这些事实可以给我们灵感,帮助我们构思故事情节。只要我的故事是关于动物或植物的,我都会针对某种特定的动物、树木或花做一番调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亲自去观察它们,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我在《南瓜小小》(见 206页)这个故事里写了一个梦见星星的情节,就是因为我观察到,南瓜藤和南瓜相接的地方呈现出星星的形状。我对鲸鱼歌声所做的调查,也促使我在针对抱怨行为写故事时,选择鲸鱼作为主角(见 111页《抱怨的鲸鱼》)。 虚构、说谎和吹牛

大多数词典关于“故事家”的定义都有两层含义,一是讲述或者创作故事

的人,二是虚构或说谎者。讲故事和说谎显然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说谎或吹牛比赛中,一些故事高手往往可以展露头角,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讲过故事的人来说,要迈出第一步,“说大话”常常是最简单的方法。“虚构”这个词,显然是指那些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完全真实的东西——没有“虚

构”,很难想象我们的文化将会变得多么贫瘠。在想象的世界里,有许多情景,

虽然从现世意义上来说并不真实,然而却表达了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真实。它们

的确“比真的还要真”。

多数人——即使不是所有人——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说谎。有些人为了寻求开脱,冠之以“善意谎言”的美名。另外一些人从来不会因为顾及真实而让精彩的故事略打折扣,在旅行途中,为了达到让听者如痴如醉的效果,他们总是不惜添油加醋,把故事讲得更动听。渔夫们常常吹嘘那条“跑掉的鱼”,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尽管如此,我想大家都会同意,为了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孩子们需要懂得说谎的后果,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真正的说谎。孩子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良心守护着自己,而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到的。对一个人的行为有自己的道德判断,选择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这是真正完整的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整个童年,故事中的“虚构”实际上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真实”在当今时代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当你看到腐败之风在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