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人才档案是根据官员的所有既往经历,结集成一些非常准确而又具体的名册。它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官员的履历,特别是现任的职务、过去担任的职务。
第二个方面是曾国藩专门为每一个人员作的一个考语,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鉴定。具体参照了清朝的京察。每三年中央和地方高官如总督巡抚,要接受一次考核,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四格”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八法”后来去掉贪、酷,改为“六法”。
曾国藩参考了清朝考核官员的做法,但又不完全照搬。他在会见每一个官员时都要重新造册,对照先前造册的内容,通过与他们进行谈话,进行校对。在谈话过程中,曾国藩发现有的造册不是很准确,于是就在上面进行改动。跟人谈话完后,又在下面记上这个人的特点。
曾国藩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作用,他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人才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农夫种庄稼一样,人才就像他们栽在田地当中的禾苗。如果农夫没有天天到田间当中去耕作,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那就是,好的苗和坏的苗良莠不齐地在一起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长官就要像农夫一样,到田间当中去,每天和下面的人打交道,才能知道哪一个人是优,哪一个人是劣,哪一个人在这个方面有特长,哪一个人在那个方面有缺陷,这样使用起来才能更好。
所以,曾国藩在讲到培养人才的时候,特别提出四个概念:
第一个就是“教诲”,后来他把“教诲”这个词改为“教化”。教诲时,长官对下属,“如有一言相奖许”,也就是说他好话、表扬的时候,下属就会很高兴,并乐意为上司卖力气。即使说一句责备的话,下属也会及时地来改正。可以说,教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概念是“甄别”,也就是对人才进行甄别,建立档案,对人才进行分门别类。
第三个是“保举”。“保举”就是举荐的意思,如果觉得这个人适合做这样的工作,那就进行保荐。
最后一个是“超擢”。“擢”就是提升的意思。超擢主要针对特殊人才,特别是非常有才能的人才,只要认准了就破格提升。像左宗棠、李鸿章,都是从局级破格提拔到正部级。
曾国藩特别善于把古汉语当中的词汇拆开来解。比如说,他开始办团练的时候,就把“团”和“练”两个字拆开来。他在讲教化的时候,也把“教”和“化”两个字分开来,一个“教”,一个“化”。
“教”就是诲人以善,用好的方面来引导一个人向前发展,向好的方面发展;导就是下属做不到的事情,由上司用一种方式使他们能够进入一种境界,从而使他们完成孟子所说的“曾益其所不能”的事情。“化”主要是领导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所以曾国藩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
下面是曾国藩考核下属的一个具体例证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的记载。其程序是:
首先造册,第一项是现任官职,第二项是履历,包括历任官职、所派之差、所游之地,第三项是家世,包括三代脚色、兄弟宗族科名、官阶等内容。曾国藩召见后,在下面填注评语。第一天召见的是三位安徽州县官。曾国藩对三人的表现并不满意。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本日传候补人员言南金、茹晋、周甫文三人,令其手写履历,久候不能写毕,俟至中饭以后,始传入,与三人坐谈良久,申初散。
如果从十二点吃中饭,下午一点传见算起,到申初是下午三点,曾国藩至少与三位候补州县官谈了两个小时。六月初二谈话召见的三个人,曾国藩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后来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比如说言南金这个人,曾国藩在他后面下的断语是“面微偏”,说他面很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