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般标准有四(4)

大的志向,看到的只是目前,锱铢必较,一分一毫也不能少他的。对这种人要求严一点儿的时候,就会忌惮;防范稍微宽一点儿的时候,这些人会一天比一天放肆,最后做出出格的事情。对这种人应该怎么办呢?曾国藩说,要让他循规蹈矩,每天用规矩和准绳来约束他们,给他们画杠杠,画条条,画框框,不能逾越。

曾国藩说,按照官阶来论,州县以上的人大多自爱,属于高明之士。“佐杂”这些人都属于“算细”,就是每天精打细算,惦记自己既得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是卑琐者。

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当时在曾国藩那里是主管理财的财务大臣。曾国藩曾经给李鸿章写过一封信,他说,以厘金来论,大卡、总局就应该求自爱之士,这些廉洁的人要求自己就很廉洁,应该用他们的办法;而对小卡、分员等下面派出的一些文员,应该对他们“算细”,就是用规矩准绳,让他不越雷池一步。曾国藩再三强调,他愿意效仿赵广汉和刘晏理财。赵广汉用“新进少年”,这些人平时有自己的抱负,但没有自己的舞台。曾国藩给他们搭一个舞台,让这些人实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本领,使他们各显神通。曾国藩说:“我愿意效仿他们两个人,赵广汉用的新进少年,没有官气,没有圆滑之气,敢作敢为,没有框框,所以当时开创的局面生机勃勃。刘晏多用士人理财,士人必定有自己的自尊,有一个良知,有一条自己的红线不可逾越,所以士人不会做特别出格、贪婪的事情。”

江西、湖南和湖北三个地方,同样的人力和物力,两湖筹集来的钱要比江西多得多。曾国藩给李瀚章写信,让他反思一下,说:“你在江西主持财政的时候,为什么筹到的钱就没有两湖旺?道理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两湖这个地方用的是新进少年或士人来理财。但是,你在江西用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用的都是道府以上的官员,这些官员官气太重,而且还有一些自己的小算盘。以后,你应该向这个方面来学习。”

武职官员的标准也有四项。

第一要“才堪治民”。就是你的才能能够服众,能够让下面的人由衷地钦佩你,这与文职官员不一样。武职官员必须到第一线去,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把山头打下来,这就必须得服众。

第二是不怕死。

第三是不急名利。

第四是耐受辛苦。

之所以如此排列,曾国藩回答说,一个人要治理他的辖地,首先要才堪治民,就是能不能让下属、让所有这个团队心服口服,非常钦佩你。才堪治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外乎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人肯定不服气,不勤则业务必然荒疏,故第一要务在此。敢打敢拼就是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这样下属才能追随你,因此作为第二个条件。为名利而出的人提拔稍迟则生怨,稍不如意再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员工争毫厘,因此列为第三个条件。身体弱过劳则病,精神乏短的人久用则散,因此作为第四个条件。他还提醒说:

下级弁勇对于本营将领,其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是否干净(清廉),保举是否公道,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惟自处于廉,公私出入款项,使阖营共见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服弁勇之心,而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势,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

大抵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决不能选用没有生气的人。他力求从书生中选拔人才,强调“秀才带兵”,希望借助于他们的知书明理,练习韬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