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取代田中内阁上台的滨口幸雄内阁,尽管继续奉行上届政府的反动政策,但仍不能满足法西斯军人的胃口。1930年春,滨口派代表团出席伦敦海军裁军会议,签订了限制海军舰艇规模的《伦敦条约》,规定美、英与日大型巡洋舰比例为10∶6,轻巡洋舰和潜水艇比例为10∶7。这一协议立即激起了以海军军令部为首的军部的反对。1930年11月14日,滨口被民间法西斯团体“爱国社”的成员佐乡屋留雄行刺于东京车站,并于次年8月死亡。滨口遇刺,拉开了日本法西斯势力对政党政治进行总攻的序幕。
1931年3月,以桥本欣五郎为首的“樱会”少壮派军官同大川周明等民间法西斯分子勾结,预定于3月20日调动军队包围议会,迫使继滨口之后的代理首相币原喜重郎内阁总辞职,建立以陆相宇垣一成为首的军部独裁政府,推行所谓的“国家改造”计划。但这一政变计划由于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等人因条件不成熟予以反对而最终未能实施,史称“三月事件”。当时策划政变者不仅未受到处分,反而在后来得到升迁,很多人还被派到侵略中国的第一线,这更加助长了军队法西斯分子的嚣张气焰。
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若槻礼次郎内阁所主张的“不扩大”方针,激起了主张以武力彻底解决“满蒙问题”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的强烈不满。在“三月事件”中受挫的以桥本为首的“樱会”急进派再次与大川周明勾结,准备第二次策划武装政变。政变预定于1931年10月21日举行,届时将动员陆海军少壮派军官和民间法西斯势力百余名,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杀死首相若槻等人,建立以法西斯头目荒木贞夫中将为首相、建川美次陆军少将为外相的军部法西斯政权。但这一政变计划也由于知情者告密而流产,桥本等12名主谋被捕,史称“十月事件”。
“十月事件”后,若槻内阁总辞职,组成了以犬养毅为首的政友会内阁。政友会总裁犬养毅是日本战前着名的政党政治家,一生为实现政党政治奔走呼号,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在如何控制中国东北问题上与军部及外务省存在分歧,同时犬养曾利用政友会在议会中的优势打击军部,促使法西斯分子将政变的矛头对准了犬养毅。1932年2月9日,与皇道派密切合作的民间法西斯团体“血盟团”分子根据其“一人杀一人”的方针,枪杀了民政党核心人物、前藏相井上准之助。3月5日,又杀死了支持犬养内阁的三井财阀最高领导人、三井合名公司理事长团硺磨,制造了“血盟团”事件。
3月底,海军中尉古贺清志和中村义雄等人勾结以橘孝三郎为首的“爱乡塾”、木间宪一郎为首的“柴山塾”、大川周明为首的“神武会”、头山秀三为首的“天行会”等民间右翼团体,制订了推翻犬养内阁的政变计划。计划决定于5月15日采取行动,参与起事的海军军官和陆军候补军官分为四组,分别袭击首相官邸、内大臣官邸、警视厅、政友会本部和三菱银行等部门,以“爱乡塾”为中心的别动队袭击东京的6个变电所。在政变得手后,由以荒木贞夫陆相为首的军部出面收拾局面。
在此之前,曾发生这样一件鲜为人知的趣闻。5月13日,天皇曾召以犬养首相为首的阁僚于宫中共进晚餐。该日当值的冈本爱佑侍从在安排出席人数时,发觉正好是13名。在西方的习惯中,13日是星期五,而且又是13人的晚宴,是一个不祥之兆。于是冈本在13人的名单后又特意增补了一名侍从,成了14人。但仿佛命运注定这是一个不祥之夜似的,在出席晚宴时,又恰逢一名阁僚未能到席,又成了13名。察觉到此事的冈本,只好无奈地又将特意增补的侍从从席间撤下,于是成了12人的晚餐。[日]大久保利谦等监修:《昭和史画报·第14卷·昭和史和天皇》,研修出版社,1987年,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