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西斯团体纷涌出现(3)

侍从冈本的良苦用心终究未能摆脱不幸。5月15日,政变按预定计划如期展开。以古贺清志为首的青年军官于下午5时半闯入首相官邸,将年已76岁的犬养首相枪杀。但参与政变的其他各路人马却未能得手。参与政变的主力部队被迫向宪兵队自首,“爱乡塾”头子橘孝三郎和向政变部队提供武器和资金的大川周明先后被捕。日本史称这次未遂政变为“五一五”事件。

受元老西园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裕仁天皇对法西斯军人制造的一系列军事政变和暗杀行为是不满的。这种不满并非出自政治上的分歧,而是由于他认为法西斯运动“涣散军纪”,危及国家的正常秩序。当犬养毅受命组阁时,裕仁天皇就曾对负责推荐首相的西园寺说过:“为国家着想,不控制军部是令人担忧的,请告诉犬养要充分注意。”话虽这样说,但裕仁天皇显然不可能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打击以天皇名义制造恐怖事件的法西斯分子。不仅如此,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为法西斯势力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着名史学家井上清指出:

天皇裕仁不仅不对侵犯他的统帅权的、肆意出兵外国领土的朝鲜军司令官、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总长加以责备,反而公开称赞他们。既然如此,司令官和军部在军队内怎么能对那些企图挑起战争的军官或企图建立主战内阁的军官给予处分呢!同样,警察也不可能逮捕那些和军官共谋的社会上的右翼领导人。

首相犬养被刺身亡,使裕仁天皇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召见元老西园寺,就继任首相的人选提出如下要求:(1)首相要有光明磊落的品格;(2)要改革政治弊端,整顿陆海军军纪,首先决定于首相的品格如何;(3)搞独裁政治的人绝不可用;(4)必须拥护宪法,否则有愧于明治天皇;(5)外交应以国际和平为基础,力求圆满地处理国际关系。此外,裕仁还提醒陆军大臣:“近来年轻人似乎有些越轨,这种时候大臣应不惜牺牲作出处理。”

根据天皇的指示,元老西园寺对首相的人选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希望仍由政友会总裁继任内阁首相;二是如果情况有变,则推荐第一在野党总裁。因此,政友会等都对新任政友会总裁铃木喜三郎寄予厚望。对此,反对政党政权、企图夺取内阁大权的军部表示反对。在军部的压力下,西园寺只得放弃了推选政党领袖担任首相的努力,最终向天皇推荐了曾任朝鲜总督的海军大将斋藤实。

斋藤实上台后,努力在统治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中寻求平衡,组成了所谓的“中间内阁”,是军部和政党共同维持的政权。但总的说来,军部在政治上的发言权比以往大大加强了。自政友会的原敬于1918年组织内阁以来,除两年的官僚内阁外,一直由政党内阁轮流执政。犬养被暗杀和斋藤的上台标志着“政党内阁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议会政权的消亡。自此以后一直到战败,政党再也没有能够再登上首相宝座,组阁的都是贵族、官僚或退役军人(后来又发展为现役军人)。与此同时,西园寺等尊重议会的重臣势力明显衰退。从这个意义来说,斋藤内阁的上台,也是日本公开向军人法西斯政权迈出的重要一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