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倾听的游戏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停下来检视误解是如何造成的,因为我们卡在自己的想法里。误解很伤人,当我们受伤时,我们会向外寻求解释,然而问题不是发现事情不对了,找个人来怪罪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出在我们“直线思考”的方式上。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简化成人格上的问题,比如:“他不听是因为他太自私了!”“很难让她听进去,因为她一直不停地讲!”有些人会责怪自己(“也许我不是那么有趣!”),但是“欣赏”别人的“贡献”通常是比较简单的。

责怪别人因个性问题而缺乏谅解,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无知及被动的最好借口。有些人在与人接触时,一直重复烦人的沟通方式,这并不是说他的性格中有缺乏反应的缺陷,而是引发其他人在自己主导的“双方不和”(two-part disharmony)的剧目里,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种“人格上的问题”的说法是假设“人要改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是经由改变他人才改变我们与人的关系的,而是借由改变“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方式”而改善关系的。人格是一直在变动的,没有所谓的“固定性”。这种人格的“动力说”指出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对别人的反应方式”。我们不是受害者,事实上我们都是参与者,而我们参与之后的结果是影响深远的。

为了能有效地参与,我们必须明白一些游戏规则。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看曲棍球赛时,很不能理解场中人在做什么。从我的位子上看下去,好像是一群孩子们站在周围,而另外一些人在场地里跑来跑去,用他们手上的棍子把球传来传去,绊倒对方,或双方都跌倒,我好像知道一些窍门了(就像飙车族在踢足球一样),只是还有很多事是很难理解的。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球掉在线外,有时要把球拿回来,有时又不用?为什么有时候有人用棍子绊倒了人,所有人都欢呼,而有时候裁判要判犯规呢?当然问题在于我看不到全场的活动,也不懂得比赛规则。

同样的问题——没看到全貌,又不懂比赛规则——也让我们不能了解沟通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前面提过倾听是两个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但是,这样似乎太简单了。事实上即使是一种不复杂的沟通,也有许多要素牵涉在内,至少有听者、说者、传达的讯息、各种隐藏的讯息、环境脉络,而且过程不是从说者到听者的单向沟通,然后听者反应而已。即便只是简单地想一下倾听过程中的这些因素,也透露出更多误解的原因,而不只是对倾听的人不信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