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的想法

打从青少年时代起,我们大部分的人就变得自我保护起来;我们知道自己最敏感的部分在哪儿,而且不轻易暴露。我们是选择性地开放自己,会从不友善的交际中退出来,但是有时候却来不及退回我们自己的保护壳内。当情绪的压力迫使我们对自认为可信任的人开放时,不被了解就像被视为笨蛋那样难受!

在儿子告诉他已经从大学辍学之后,沙兹极力掩饰自己对儿子的失望,他虽然生气,但还是需要有人听他说话。他拨了电话给哥哥,希望哥哥可以了解他的感受。对沙兹来说,说出自己的感受并非易事,因此他先扯了一些小事,几分钟之后,他告诉哥哥贾斯汀辍学的事,自己感到很苦恼。停顿了一阵子之后,他哥哥就开始谈其他的事了。沙兹很惊

讶,哥哥怎么可以这么漠不关心?内心一阵挣扎之后,他直接问哥哥说:“你没听到我所的吗?”他哥哥回道,他从来没有想过沙兹也像其他人一样,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如果他们可以对彼此开放,听听彼此怎么说,也许就有机会澄清及加强兄弟俩之间的情谊,他们也可以重新建立像多年前那样的亲密关系。但是,什么事都没发生。

我们对彼此的期许(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是我们使自己能被听到的诸多方法之一,那个过程不能简化为行为的参与(语言的交换),也不能只靠技巧训练、假装有兴趣或其他的策略改善(谈话当然可以变成“行为分析”的元素,但只是把相关人的感受琐碎化而已)。对话不只是两人之间耳朵与舌头的活动而已,还包含心及思考,以及里面所有的复杂因素。

一个理解的态度,并不表示真正了解某人的想法及感受,而是指愿意开放自己去倾听、去发现。

情绪化的反应

如我在前面所说,我们在一些特定的人际关系中,会有一些特别的情绪反应方式,关系越是亲密,我们越容易在话里听到拒绝或攻击的意味,即便对方并不是这个意思。关系中的动力结构或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使我们变得有防卫性,而这种防卫性也使得我们不会去倾听及了解对方所说的。

“你把垃圾拿出去了吗?”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被某人当做指责,因为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指望他做对事情,他的回答可能会是一种过度的反应:“你能不能让我静一静?”

当然不只是因为听者的防卫性使得这种情绪升级加温,有时是说者挑起的。

“为什么老是要我说三次以上,你才会有所行动?”而真正的意思只是:这毫无疑问会引起一种防卫性的反应。“请你把垃圾拿出去好吗?”以同一例子来说,即使只是简单一句“你还没把垃圾拿出去吗?”也会激起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如果你不留意自己是怎么说的,还有你说了什么,很容易让你所爱的人觉得有挑衅意味。

有些敏感的话题的确是可以引爆情绪的,我稍后在第六、第九两章中会作说明。有些话题在夫妻之间可能是很具火药味的,像金钱、小孩及性生活。为了让这些话题的讨论有建设性,就必须两个当事人真正听进去了,这的确需要一番工夫。你也许不只要注意自己所说的如何表达出来,也要注意地点、时间及要说的原因。

我不是暗示说我们一辈子都要对别人小心翼翼、不敢冒犯,而是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彼此的话,我们都需要退一步想,让自己冷静下来,明白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动怒的,又是什么原因引发对方的火气。

如果我们不想了解彼此,许多谈话就变成这种“聪明又便捷”的互动,像是:“你这个畜生!”和“喂,长大吧!”然后在还没有崩溃之前,其中一人已经愤怒地冲出房间。

读书导航